走进国内首个常态化智能综放工作面

□ 本 通讯员 张华

提到煤矿,大家脑子里第一涌现的画面可能是在灰暗、潮湿的巷道内,矿工满脸煤尘,在几百米井下汗如雨下地辛勤劳作。虽然近几年,煤矿现代化、自动化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在人们的潜意识里,采煤工作仍被贴着脏、累、苦的标签。

和我们一同下井的鲍店煤矿矿长王春耀向我们介绍,该矿7302工作面是兖矿集团乃至全省、全国的智能化综放示范工作面,他们牢牢抓住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积极推进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示范工程建设,以打造智能化综放工作面为目标,以“装备自动控制、数据自动采集、岗位无人值守”为方向,实现了采煤机智能控制、三机一键启停、液压支架自动跟机、采煤机记忆截割、时间频次自动放煤以及可视化远程监控等功能,全力打造了“自动控制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智能化生产新模式。该矿所用采煤机的截深(即割煤深度)为0.8米,煤机滚筒从机头到机尾运行一个循环(即通常一刀煤的进尺),可生产原煤约2800吨,效率之高令人惊叹。

该矿建立了井下和地面两个集控中心,将采煤工从危险的工作面采场解放到相对安全的顺槽监控中心甚至地面调度指挥中心。液压支架配备全功能遥控器,通过“有线+无线”双重通信,实现精确对码和遥控控制,一次对码即可操作工作面所有支架自动跟机。智能煤机系统,实现煤机实时状态监测、故障诊断、记忆截割、煤机定位与姿态监测、远程控制、远程参数修改与程序更新、工作面自动找直等功能。

特别是工作面配备国内首个采区集中供液泵站系统,采用地面配液、采区集中泵站供液的方式,配置大流量变频乳化液泵、水质净化设备、电控反冲洗过滤装置,可实现液压系统远距离恒压供液、自动清洁,减少运输环节,确保配液质量动态达标,集中供液可服务于七采区的9个工作面,服务年限达12年以上。

鲍店煤矿的井下全部取消了架空线,采用单轨吊运输物料,利用电机车头牵引人行车、无轨胶轮车将矿工载乘到工作地点。此次我们所体验的7302工作面,距离井口位置约6公里,乘坐无轨胶轮车只用了25分钟,如果步行最快也要100分钟。“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全部实现‘半小时工作圈’。”王春耀自豪地说。

安全系数高、劳动强度低、作业人员少是该矿智能化建设的特点,该矿液压支架跟机自动放煤、液压支架全功能遥控器实现人机分离等技术在国内和国际均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国内首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智能化综放工作面的常态化运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