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尼铁路多难建?至今还没开工,未来一旦建成,对当地影响多大?

图为高原铁路

近日,据媒体 道,随着中国和周边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在西南部地区,中国即将修建到尼泊尔境内的铁路,对于这样一个世界级工程项目,为何至今还没开工,中尼铁路多难建?还得打通喜马拉雅山脉吗?在工程难度曝光后,老外直言做不到,然而中国和尼泊尔两国已经正式推进这一工程,未来一旦建成,对当地影响多大?

图为高原铁路

中尼铁路从中国境内的日喀则出发,经过中尼边境的吉隆口岸,最终延伸至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作为一条跨过铁路,这条线路穿过的正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虽然铁路全线总长度为500多公里,与中国东部地区密集的铁路线相比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但是这一工程需要在高原山地和冻土地带进行工程作业,需要直接跨越喜马拉雅山脉,沿途海拔落差高达数千米。

图为盾构机

这样一个工程最大的难度就是如何克服地形的挑战,整个青藏高原地区是世界上地质活跃最频繁的区域,形成了连绵不断的山脉群,由于大陆板块的不断挤压,这一地区地震活动频繁,由于高海拔常年处于低温环境中,形成了大量的冻土地带以及冰碛湖地貌,所以整条道路中绝大部分路段需要通过修建桥梁和隧道的方式才能通过这一复杂的区域,想要通过险峻的喜马拉雅山脉,最可靠的方式就是通过盾构机,为此中国打造了全球最强盾构机,成为打造中尼铁路中必不可缺的神器。

作为大国重器,这款被设计用来跨越喜马拉雅山脉的盾构机,直径达到16米,全重4300吨,从传感器到液压系统等相关配套装置均为国产,能够实现高精度气液控制和泥水环流能力,在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同时,提高工程效率,事实上在盾构机领域,中国的起步要比西方晚,即便如此中国仍然在这一领域进行将技术攻关,功相继攻克了泥水平衡盾构技术,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技术,超大直径盾构技术等,在不断提高盾构机整规模的同时,显著提升了自主化水平。

图为高原铁路

在攻克了超大尺寸盾构机这一重要配套设施技术后,为打造中尼铁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让中国工程团队敢于突破全球最高山峰的限制,之所以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打造这样一条世界级工程,对于加强中国和周边国家的联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让中尼两国优势资源互补。

近几年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影响力不断提升,作为中国传统的友好领邦,尼泊与我国西南地区直接接壤,双方文化经济交流频繁,也正是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尼泊尔主动提出与中国合作,希望中国能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只有中国这种有着强大基建实力的国家,才能规划和打造全球海拔最高的铁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