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是战争之神,它的破坏力在飞机和航空炸弹诞生之前,从未被超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莱茵金属和克虏伯公司拥有顶级的火炮制造技术,德国生产的火炮闻名遐迩,炮管36米、口径210毫米的巴黎大炮曾轰动一时;而口径800毫米的朵拉巨炮破坏力超群,至今难以被超越。只不过,火炮的口径越大重量就越大,不可避免的遇到火力上的瓶颈,这给了火箭弹取代火炮的机会。
喀秋莎火箭弹
二战时期,苏联率先大规模使用火箭弹取代火炮,借助破坏力和射程优势所向披靡,在这之后超大口径的火炮逐渐被淘汰,尤其是陆军使用的火炮很少有200毫米以上的口径。反倒是火箭炮的口径越来越大、弹种越来越丰富、射程越来越远,甚至还出现了精确制导的火箭弹。
我国在火箭炮领域属于后来居上,技术沉积和使用技巧都有独特的风格。我国目前最有代表性的火箭炮是卫士-2D、神鹰-400,多样化、模块化是它们的主要特点。未来的火箭炮将朝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战术指挥自动化成为了发展的关键,而国产火箭弹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但是,火箭炮的缺点也很多,首先在造价上就不占优势,近几年各国又兴起了火炮热,口径203毫米的火炮大有回归战场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陆军也服役了一款超级大杀器,那就是W90式203mm榴弹炮,它于1986年正式装备陆军,它有着“天下第一炮”的美誉。
该榴弹炮的口径为203.2毫米,它可以发射两种炮弹,分别是重量为95.9千克的底凹弹,射程可以达到40千米。另一种是底排弹,炮弹重量为100千克,最大的射程为50千米。榴弹炮的炮口初速为每秒933米,一分钟可以打出1到2发,火炮的高低射角范围达到了70度,方向射角范围达到了50度左右。该榴弹炮还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可以适应多种地形的作战,在公路上的牵引速度为每小时90千米,越野速度为每小时50千米。目前我国正在积极的研制适合这种口径榴弹炮的新弹种,如核弹,还为其配备自行底盘增加机动性。
90式203mm榴弹炮在射速和射程方面,相比美国和俄罗斯的M110榴弹炮和2S7榴弹炮并不逊色。既然能生产出如此强大的火炮,当然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持,这一点就要感谢英德两国的鼎力支持。它们提供的高压电渣重溶和液压身管自紧技术,是生产90式榴弹炮的关键技术。然而为我国火炮技术提供最直接支持的是有“火炮疯子”之称的加拿大博士“布尔”。
布尔博士为我们提供了工程图纸,并且让中国和西班牙分工协作,在每个试验阶段结束后交换数据图纸,这样的研究过程使我国的火炮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这个布尔博士后来却被萨达姆招至麾下,为其研究“巴比伦大炮”。最终布尔博士被以色列暗杀,结束了其短暂的一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