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完毕!”“下!”1月29日上午11时左右,简阳市三岔湖附近的李果林村,随着两声 告和一声指令,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最后一孔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缓慢下降,45分钟后,这孔箱梁精准落位在桥墩上。
至此,18号线一二期工程高架区间516孔箱梁架设完成,标志该工程15.7公里的高架区间全桥贯通,为全线铺轨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后续“电通”、“车通”创造有力条件。
↑地铁18号线一二期工程全线桥通
140km/h最高时速
考验桥梁施工技术
作为深入实施“东进”战略的重要交通枢纽工程,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是一条集市域快线与机场专线为一体的复合功能线。
它起于成都火车南站,穿过龙泉山脉,直抵天府国际新机场,全长66.71公里,连通成都主城区和天府国际机场,对整体优化“东进”配套交通线 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线路
其次,由于工程线路较长,途中障碍物较多,高架区间跨高压线路3处,各等级道路56处,所有障碍物均需制定专项措施。
此外,高架箱梁梁型多,仅单线箱梁就有4种型号,双线箱梁8种型号,架设过程中结构物多,箱梁预制及架设过程中工况转换量大,对安全风险把控能力要求也高。
↑地铁18号线一二期工程全线桥通
首次采用全液压整体内模
运梁车和架桥机“全国选秀”
“箱梁都是混凝土浇筑,浇筑的模型,以前都是人工拆模板。” 18号线土建7标项目经理刘建华介绍,现在用全液压整体内模,可以实现一体化拆除,不仅效率提高了,还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18号线土建7标项目经理 刘建华
为了确保高架区间的桥通节点工期,建设公司组建了一支有过丰富铁路箱梁制梁经验的管理团队,根据高架区间的长度、节点目标和预制、架设平衡的要求,科学选择运梁车和架桥机,通过高标准高投入等措施保证箱梁的施工质量。
2017年3月,建设公司开始建设成都轨道交通最大的制梁场,占地190亩,最大存梁能力为112孔。
因地铁箱梁内腔小不利于作业人员操作的缺点,18号线一二期工程梁场充分汲取经验,首次在成都地铁箱梁上采用全液压整体内模,不仅解决了因空间小工人施工困难的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内腔的实体和外观质量。为保证工期提高工效,进入冬季施工箱梁采用电锅炉进行恒温蒸养,全年均能实现制梁台座5天一循环的制梁周期。
↑地铁18号线一二期工程全线桥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