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0日,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接受了为期4个多月的“焕新”工程后,驶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科考码头,为即将到来的我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作最后的准备。
”
“雪龙”号正驶离江南造船码头
这是“雪龙”号继2007年科考功能改造、2013年主机“换心”工程后,经历的第三次大修,涵盖船体结构及甲板设备修理、船舶动力及辅助设备维修、实验室区域及设备修理在内的384项工程。
此次“焕新”工程主要解决了“雪龙”号船体结构的安全隐患,江南造船对船上近2000米的焊缝进行了修复,确保老“雪龙”满血战极地。
大修延寿
经过26年的高强度运行,“雪龙”号的船体结构部分,特别是主船体重载水线以下外板长期承受海冰撞击、摩擦,涂层局部破损、磨损,造成部分焊缝区域腐蚀加速,焊缝附近钢板本体也存在一定的腐蚀现象。若不及时探查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维修,将给未来“雪龙”号赴南北极考察现场工作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为确保船舶安全和我国南北极考察的顺利进行,同时兼顾年度极地考察任务的实施, 2018年10月,在第35次南极考察出发前,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紧急安排10天对“雪龙”号进行了一次系统、全面的摸底检测,为第二年的船体大修奠定基础。2019年5月20日,“雪龙”号驶入江南造船接受修理,此时亟待修复的外板焊缝共计2083米,还要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舵系、轴系、液舱管系、阀件、相关泵辅及电缆和控制系统等设备进行集中修理、升级、更换。
“雪龙”号外板焊缝修复
强“筋”健体
已多次承修“雪龙”号的江南造船这回为其特别制定了稳妥的焊缝修理工序和工艺——按照先修补外底板区域,待外底板区域返修完工后修补艏、艉区域,待艏、艉区域返修完工后修补船舯区域的先后顺序进行焊缝返修;船厂还采取“刨一段、留一段”的工艺来保障船体结构,对于长度超过1000毫米的焊缝,清理缺陷及焊缝修补时需采取逐段间跳的形式,以500毫米长度的距离分段碳刨清除缺陷、打磨、焊接,待作业完成再进行下一段的返修,下一段焊缝的返修需将焊缝两端各延伸50毫米。
“雪龙”号此次大修的坞期达70天,高温、台风天气接踵而至,船东、船厂、船级社、监理等各方钻船舱、补焊缝、控质量,每一毫米焊缝都凝聚着每一位参与者的汗水。最终,修补的焊缝经过PAUT探测,一次合格率达到了96%,“雪龙”号强“筋”目标成功达成。
“雪龙”号舱口盖拆卸修复
“雪龙”号上的舱盖系统还是30年前乌克兰的原装设备,很多部件的腐蚀严重。由于时代久远,这些设备缺乏图纸资料,经过多番摸索, “雪龙”号上这套30年的舱盖系统在江南造船工匠们的巧手下焕然一新,舱盖、 活动部件全部翻新,油缸、液压系统管路得到清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船集团,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产经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827,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 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