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栅栏的“卤煮火烧”

请点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提起卤煮火烧,还得从38年前说起。当时我们单位正在北京液压机械厂施工。那时候我和老伴儿正在谈恋爱呢。

有一天,在前门大街大栅栏逛街,临近中午寻找吃饭的地方,这条街小吃很多。到底选择吃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正在转悠着,她看到巷子里有一家挂着卤煮火烧招牌的小饭馆,正好这是她最喜欢吃的。其实我不喜欢吃这些东西,本打算到隔壁吃饺子。可想想正在搞对象,哪有上街吃饭还分开吃的呢?我只好将就她,进了这家卤煮火烧小饭馆。

记得当时小饭馆屋不大,没有多少座位,是个很不起眼的小饭馆。我们每人来了一碗卤煮火烧,吃起来味道蛮不错的,价钱也不贵。从此在脑子里留下了印象。

好多年一晃过去了。退休后我们打算去北京游玩,还没启程时我就问老伴儿到北京你最想吃什么?她张口就说:卤煮火烧!”还找三十多年前的那家。

这一下子难坏我了,卤煮火烧不是什么新鲜货,过去这么多年,再去找那家小饭馆,就和痴人说梦一样,哪有开三十多年的小饭馆?我在 上开始查找,还别说,查到好几家。但不知到底哪家是原装的。最后我们决定还是找三十多年前大栅栏那家“陈记卤煮小肠”,没准就是那家呢。

到北京下了车,正好快到中午了,我们直奔大栅栏。

在杨斜街的取灯胡同费了一番功夫,终于找到了。正是饭口,排队的人还不少。再细看这个小饭馆,也就二十多平方米,摆着11张桌子,吃饭的人多显得屋里有些拥挤。简单的设施让人看不出来是个老店,卫生条件也不是太好,要不是看到墙上挂的几个说明和照片怎么也和老店联系不起来。

这样一个小饭馆怎么能坚持这么多年,一定有它的秘诀。我好奇细心观察起来,看着排队的人从穿着打扮和说话看多数是本地人,也有一些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坐我对面一位七八岁样子的北京小姑娘正在和妈妈用餐,小姑娘吃的脸上出现了不少汗,一边吃一边喝着饮料,忙的不亦乐乎。

排着队隔着窗户,可以看到厨师制作卤煮火烧的过程。老伴儿一边排队等候一边欣赏着。大锅里的食物咕嘟咕嘟开着,热气腾腾,空气中都是诱人的卤煮香味。厨师麻利地把一碗碗做好的卤煮摆在台子上。一会儿的功夫老伴儿就把两碗卤煮火烧端了过来。想洗洗手连水都没有准备。我们吃着卤煮火烧还真是当年的味道,就是感觉有些咸。我向服务员要开水,回答很肯定“没有”!这时老伴儿提醒我,你没看到,旁边那些年轻人一边吃一边喝啤酒饮料吗?如果提供开水那饮料卖给谁?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屋子一个角落里堆着成捆儿的矿泉水。

要说卤煮火烧价钱真不贵,每个料底9元,加上1元的两个火烧基本够一个人吃的。我好奇地问服务员,这个小饭馆开了多长时间,他说有三代人了,从墙上的资料和服务员的介绍,证明这真是个百年老店。我又问:为什么不扩大营业面积,服务员说,现在正是饭口时间人多些,平时没有这么些人。

想想时间过得真快,当年来吃卤煮火烧还是姑娘和小伙儿,如今已是五十来岁的人了。以后来北京总要光顾这里,来这里不仅仅是味觉的回忆,更是为那份割舍不掉的岁月记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