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文
为确保飞机与发动机所设计的抗鸟撞击结构能达到抗鸟击的能力,除研制单位要进行从零件到组件到部件的模拟试验,并通过试验结果对某些部位进行改进外,国家的适航部门还要对飞机、发动机进行严格的专项考核试验,只有通过适航部门的专项考核试验满足严格的适航条例后,所设计的抗鸟击结构才能上天。
以发动机为例,风扇叶片最易被鸟撞击,且一旦遭鸟撞击,其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如前所述,研制单位各显神通釆取了多种既减轻重量又能抗鸟击的措施,但是这些措施是否可行,要进行考核试验。
现在,所有国家的适航管理部门都有严格的规定,在发动机投入使用前,要进行投鸟的考核试车。
以中国民航为例,2002年4月在《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33部航空发动机适航标准CCAR-33》的基础上,颁布了修订的《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CCAR33-R1,在修订的CCAR33-R1中专门增加了一条 “第33.76条 吸鸟”。
在33.76条吸鸟中,规定发动机需进行投中鸟与大鸟试验,投鸟的重量及个数与风扇迎风面积有关,例如,用于波音737、A320的发动机,投中鸟试验时,需投1隻1.15公斤加上5隻0.75公斤的鸟,投大鸟试验时,需投1隻2.75公斤的鸟;用于波音747的发动机,投中鸟试验时,需投3隻1.15公斤的鸟,投大鸟试验时,需投1隻3.65公斤的鸟;
用于波音777的发动机,投中鸟试验时,需投4隻1.15公斤斤的鸟,投大鸟试验时,需投1隻3.65公斤的鸟。另外,条例中还规定了审定标准,投中鸟时,不得引起:推力损失超过 25%、着火、碎片非包容、过大载荷以及失去停车能力等。
投大鸟时,规定:鸟吸入速度为每小时320公里,吸鸟后15秒不能移动油门桿,试验中不得出现:着火、碎片非包容、过大载荷与失去停车能力等。
图26为用于波音777的GE90发动机投中鸟试验的示意图。正对发动机进气口有一硕大的风洞,向发动机吹风,风速为每小时93公里,模拟飞机起飞过程的相对速度,4隻鸟分别装在不同位置的枪管中,以每秒74.4米的速度射向风扇叶片不同的部位:叶根、叶尖与叶片中间。图27为实际布置图。
图26、用于波音777的GE90发动机投中鸟试验的示意图
另外,当鸟被发动机吸入撞到风扇叶片时,叶片可能折断,断片在离心力作用下,会击穿风扇机匣,甩离发动机,会打坏发动机外部结构例如液压导管,电缆朿等造成严重的二次损伤。
为此,在设计时,应加强风扇机匣,使它能将风扇叶片从叶根处断裂的断片,不能击穿机匣而包容在发动机内部,因此风扇机匣又称包容环。为了考核发动机的包容环能否将风扇叶片从根部断裂的断片包容住,各国的适航条例中,均有一条发动机包容环的考核试验,此项试验费用特高且危险,试验时,在1片叶片根部安装1个爆炸用的雷管,在风扇转子转速达到100%时,将雷管引爆,从叶片的根部炸断叶片,检验叶片断片是否能被包容环包住。
如果叶片断片包容在发动机内部、发动机还能继续运转15秒且未引发着火,发动机安装节没有损坏,那么,就通过了发动机包容性的考核。当然,这台试验的发动机会遭到严重损坏而 废,损失几百万美元;
如果试验不成功,叶片断片击穿包容坏甩离发动机,会打坏试车台架的设备,甚到打断燃油导管或液压系统的导管引发台架失火,损失会更大。因此,在进行适航审定试验中,考核包容性的试验都安排在最后,且有适航部门的代表参与试验。
图27、GE90投中鸟试验的设备布局图
由于采取了以上各种措施,鸟撞飞机机带来的危害后果,己有所降低,但是并未完全消除,今后可能适航当局会修攺发动机抗鸟撞的试验要求,即增加投鸟试验中鸟的重量与隻数,在驾驶员培训方面会增加训练处置飞机遇鸟撞后的应对能力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