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的救援进展,这些信息很关键

——如何搜寻生命迹象?中南大学教授、现场应急救援专家组专家梁步阁介绍,在现场搜救时,消防救援人员通过喊话敲击、搜救犬等传统方式以及雷达生命探测仪、音视频生命探测仪、无人机等综合手段,进行生命迹象探测。

中南大学团队将MIMO雷达生命探测仪、多模雷达生命探测仪、蛇眼音视频生命探测仪等最新装备调到现场,提供全程技术支持,并邀请国家救援专家到现场指导。“此次救援过程中,生命探测环节的现场装备技术代表着当前国内先进水平。”梁步阁说。

——事发后为何没立即“揭盖”营救?中国救援队副队长韩文东说,这次发生的是“叠饼式坍塌”,突发性强、危害性大,人员受困空间小,救援难度大。倒塌导致两侧楼房成了危楼,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大型机械“揭盖”营救,其震动可能会造成隔壁楼房倒塌,对受困者和营救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事发后为何没有快速破拆?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现场应急救援专家组副组长陈大川透露,倒塌房屋无原始资料,倒塌后各类构件相互交错,受力状态不明,随时可能产生二次倒塌。如果采用大型设备进行大面积破拆作业,会对已经倒塌部分产生扰动,极易发生新的破坏,可能对狭小空间被困人员造成更大伤害。

——救援中为何要多次开展静默探测?“盲目营救会浪费时间,只有确定被困者的位置才能精准实施救援。”韩文东说,营救人员一直在利用多种生命探测仪和搜救犬不间歇地搜索。尽管人员和设备高度集结,现场有时却十分安静,以求在无噪音干扰下全方位搜索探测,“目的就是发现新的生命迹象。”

梁步阁介绍,事发后的每天晚上,消防救援队伍联合湖南蓝天救援队等多家社会力量进行全场静默探测,就是希望尽最大努力,不遗漏任何一个生命迹象。

——现场救援如何进行?长沙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张铮介绍,事发后,消防救援人员利用雷达生命探测仪、音视频生命探测仪、搜救犬、手机定位等多种手段侦察,发现倒塌建筑的7楼、5楼、3楼、1楼等处存在被困人员的生命体征信号,立即采取加强建筑固定支撑、全方位风险监测、严格安全防护等措施展开救援,“通过手动、电动、液压破拆工具打通生命通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