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筑希望的“高地”

盛夏时节,走进位于下花园城区西南的玉带山经济开发区,目光所及之处,无不是如火如荼的施工建设场面,一辆辆轰鸣的大型机械,一排排整齐美观的车间厂房,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下花园区这一拥有百年工业发展史的城市,正以全新的姿态,演绎着经济发展的精彩蝶变,谱奏资源城市转型的华美乐章。

夯实基础平台

打造产业聚集洼地

曾经是华北地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的下花园区,拥有大量的煤炭资源。但由于长期开采,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经济发展陷入困境。2009年3月,该区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由此迎来了转型发展的新契机。如何抓住这一机遇,趟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成为摆在全区人民面前的一道新课题。为此,该区大胆决策,利用原下花园煤矿破产搬迁后闲置的土地规划建设了总面积为17.34平方公里的玉带山经济开发区,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平台,倾全区之力加以建设。

然而,建设开发区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成本投入高。但如果不在矿区废弃地建设,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就会长期闲置,实在可惜。

在这种情况下,该区集思广益,大胆决策,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和转移支付资金,发扬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经过5年多的不懈努力,在废弃的矿区上建起了厂房、修起了道路,原有的煤矿棚户区居民也得到了异地安置,昔日满目疮痍、破败不堪的老矿区变为今天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实现了矿区变园区的华丽转身,一个绿色、低碳、高端的现代化园区拔地而起。

目前,开发区已累计完成投资4.83亿元,一期起步区水、电、路、通讯、绿化及亮化等基础设施全部完成,建成总长11公里的“两纵三横一环”路 体系,修建了连通城区与园区的3座大型桥梁,为实现产城融合打下了基础;新建日供水能力7000立方米的南水源,实现了园区与主城区供水管 并 。基础设施的完善,为项目落地、产业集聚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如今,玉带山经济开发区被列为全市五大产业园区之一,正在申请省级园区认定。

优化发展环境

营造亲商重商氛围

优良的软环境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开发区建设的“生长剂”和“有机肥”。为此,下花园区出台了《玉带山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实施意见》、《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实施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使开发区建设的软环境不断优化。

为使开发区的管理科学、有序,下花园区成立了管委会办公室,建立从项目洽谈、引进、入园建设到投产、达效等一条龙全程跟踪服务体系;实行区级领导包联责任制,对重大项目做到“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同时,把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对新引进的项目按规定给予奖励。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土地资源配置、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融资等方面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

为给来下花园投资的客商提供方便、快捷、标准化的审批服务,下花园区开辟了政务服务“绿色通道”,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真正做到“请得来、留得住、发展好”。来下花园投资办企业的王先生深有感触:“原来我到外地办企业审批手续要一个星期,现在,在下花园一两天就能办好,真是太方便了!这里的办事效率就是高!”

发展现代产业

垒筑经济发展高地

有了硬平台和软环境,下一步的产业接续就成了资源转型的关键所在。下花园区按照“打首都牌、走同城路”的发展思路,全方面加强与北京的对接合作。加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以园区为承载,坚持走“土地集约、项目集聚、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子,加快培育接续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垒筑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建设具有下花园特色的开放型经济升级版。

如今,破茧成蝶后的玉带山经济开发区已有总投资达50多亿元的25家企业入驻,形成集新型能源、新型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环京服务、高新技术等六大产业于一体的新型产业格局。投资3亿元的纳齐思保健食品项目已投产,先后研制出开口杏核、冷榨杏仁油、杏肉果酱等产品,公司生产的“甜杏仁油”是国内唯一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杏仁油制品。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第一条现代化的杏果加工生产线,填补我国仁用杏产业深加工的空白。投资2.2亿元的液压机电设备制造项目建成投产,所生产的模块式高压大流量负载敏感比例多路阀,是高端液压产品的核心部件,填补国内空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下花园玉带山经济开发区正如朝气蓬勃的青年人,挥洒着青春和激情,为下花园的明天打造出经济腾飞的“新高地”,托举出转型发展的“新希望”。

现代化经济开发区拨地而起

纳齐思保健食品生产车间

瑞邦农牧种猪育种项目

能源循环利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