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继续加大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在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上取得了新成效。
1、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市、县两级组织部、非公工委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微博、微信、QQ群发送宣传资料等形式,在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中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大家表示,要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当成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政治任务,努力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2、学《条例》,守《准则》。市非公工委邀请专家,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行了专题学习辅导,并要求广大党员将《准则》和《条例》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与此同时,进一步建立完善非公企业党组织中的纪检机构,不断强化纪律监督。
3、共产党员经营户。和顺县通过“三引导三强化三提升”的“三三工作法”,促使党员经营户亮出党员身份,亮出经营承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升经营服务水平,切实打造共产党员金字招牌,示范带动全县市场经营户规范、文明、诚信经营。截至目前,已有48户经营户进行了挂牌公示,让人民群众体验到了信任和温暖。如府东超市党员负责人赞助2名贫困大学生每人2000元,带领员工为白血病人捐款3860元,每月15日、25日为全县60岁以上老人提供“2元爱心鸡蛋”“0.5元爱心挂面”等。这一做法,在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工商系统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交流,得到充分肯定。
5、青干班。为加速培养青年骨干、探索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实现党建带群建,市非公工委、团市委等组织全市非公经济组织35岁以下的185名青年党务、团务干部进行培训。此次“青干班”培训为期3天,采用课堂培训、研讨交流、导师辅导、情景教学、微型辩论等方式,重点围绕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商事制度改革与企业发展、《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解析与操作实务、非公党建形势政策分析及工作实务等内容开展。
6、党建联盟。市非公工委下发《关于积极探索以党建联盟方式加强非公党建工作的通知》,打破所有制、地域和管理层级的限制,将产业链上关联度高的企业组织起来,通过党组织联建、活动联办、产业联合方式,把党的工作开展到生产经营的第一线,实现党建和发展的“无缝融合”。目前,已成立液压行业、涉农行业、广告行业、平遥商会、浙商商会等5个规模型党建联盟,290多个经济组织加入了各党建联盟。建立在产业链上的党组织很快呈现出“1+1>2”的效果,多个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实现了逆势增长。
7、三亮三比。2015年,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员普遍参与了“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比学习、比作风、比贡献”活动,并引起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去年6月29日,在开发区召开了现场推进会。10月21日,在和顺召开了观摩会,总结推广了一批好的做法。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三亮三比”活动共为企业节省资金380万元,为企业提供合理建议600余条,增加效益833多万元。
8、党员志愿服务。“七一”前夕,成立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员志愿服务总队,新组建了清洁环保、献血救援、爱心助学、法律援助、敬老爱亲、助残助医6支专业分队。开展了义务献血、看望孤寡老人、脑康患儿、爱心助学等活动。各县(区市)的特色志愿活动深入人心,如平遥等县的爱心送考车队,开发区的“赵妈妈服务队”,和顺“小红帽”党员志愿服务队活动实现了经常化。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各级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开展公益类活动1500余次,在助学、助残、助医等各类公益出资2000万元以上。
9、微电影。针对新媒体蓬勃发展和基层党员教育的新需求,以“焦裕禄式好党员”王玲玲、“雷锋式好党员”王学富的鲜活事例为素材拍摄了《还天使一副翅膀》、《一名共产党员和一碗酒》两部微电影,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了非公企业党员干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先进事迹,并通过手机微信推送传播,社会反响特别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