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盛机床(资料图)
在转型升级的大考中,安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三家制造企业加快传统制造智能化脚步,用需求侧撬动企业发展动能,效益直线上升,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
隆冬时节,寒气袭人,但安阳三一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机械)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几天前,我们生产的两套‘专用数控加工中心’设备就是在这儿打包装箱发往陕汽集团的,每套价值700多万元。”12月24日,在3000多平方米的车间里,总经理程建安指着北面腾出的一片空地骄傲地说。
这家企业不断发生着蝶变,从17年前七八个人的“小字号”企业发展到眼下40多人的“小巨人”科技企业,产品也从生产加工机床、普通机床、通用数控机床,发展到如今生产专用机床。
三一机械(资料图)
“近年,汽车消费市场迎来了春天。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少汽车生产厂家加工汽车前轴需要不停地更换刀具,费力费工。于是,我们根据客户需求,将数字技术与制造融合,研发了汽车专用数控机床。”程建安说,这种机床加工汽车前轴可以前后左右上下转动,自动换刀,3台专用数控机床能抵上十几台普通机床的工作量,3个人就能完成铣床、钻孔、镗孔等工序。如今,国内已有8家大型汽车生产厂家主动上门订购这一产品。
定制生产激活了“一池春水”。今年年初疫情发生后,三一机械的产值不降反升,前11个月的产值达3600万元,远超去年的3040万元,这样的效益离不开一个“专”字。
大浪淘沙。同样被市场“逼”出来的还有安阳“老字号”企业——鑫盛机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盛机床)。该企业生产机床已有70多年的历史。
原来,这家企业生产的普通机床,一台卖10多万元。而前不久给三一重工生产管螺纹自动线上的机床,一台就达400万元。
目前,鑫盛机床将目光瞄准汽车、油田、煤矿、航空等不同领域,根据客户不同需求,生产订制化专用机床,努力将“专”字做到极致。目前,这家企业的专用数控机床占到所有产品的70%以上。
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到现在的人优我专,鑫盛机床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工业排头兵企业”,去年销售收入达1.65亿元,今年前11个月销售收入达1.52亿元。鑫盛机床从“以产定销”到“以销定产”,实现了华丽转型。
距鑫盛机床不足两公里的安阳凯地电磁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地电磁),虽然生产领域与前两家企业大相径庭,但他们从生产普通电磁铁到生产自动化控制电磁铁,再到生产专业电磁铁,也在“专”字上下足了功夫。
凯地电磁从“全面开花”到走专业化之路,从以往产品80%以上用于工业领域到现在重点瞄准工程领域,1000多种产品中涉及工程领域的就有四五百种,占到了企业生产领域的半壁江山。如今,凯地电磁与国内的三一重工、徐工都达成供货协议,今年产值预计将近2亿元,比去年产值增加30%。这其中工程领域的专业化电磁铁产品功不可没。凯地电磁总工程师孟凡朋感慨地说:“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转型升级发展中,走产品的专业化道路始终是我们企业的主旋律!”
原标题:围绕“专”字做文章
——看安阳三家企业如何华丽转型(安奋斗 安出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