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驻车与上坡辅助功能,也很多区别,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般来说有自动驻车功能都会有上坡辅助。但是有上坡辅助不一定有自动驻车功能,个中差异我将分别从两者的功能定义、工作原理上分别进行说明。
上坡辅助(HAC)
上坡辅助的作用上坡辅助顾名思义就是辅助驾驶员“坡起”,我们知道在驾校学车的时候科目二有一项就是上坡起步,它考验的是我们的油离配合,评判标准是不能溜车,因为溜车会很危险。自动档的车子没有离合踏板,不需要我们控制离合器,所以只需要控制油门即可。但是当我们车子在半坡起步的时候,松开制动踏板假如坡度较大的时候,发动机输出的力不足以克服车辆下滑的力,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及时“补油”就会造成车辆后溜。
当我们有了上坡辅助功能之后,车辆就会根据当前的坡度来帮助我们保持刹车,只有当油门踩到一定深度,发动机输出的力可以克服下溜的力时,车辆自动松开刹车,保证不会溜车,这就是上坡辅助的作用。
上坡辅助的实现原理上坡辅助的关键在于车辆如何自动根据坡度大小来刹车,并可以及时的松开刹车。
我们知道一般的刹车都是通过驾驶员踩制动踏板,制动踏板产生的力通过真空助力泵进行放大,然后推动制动油液,通过液压传递力量推动制动缸压紧刹车片,从而实现刹车。
车辆实现上坡辅助刹车这一切都要归功于ESP(也叫ESC),汽车的ESP模块里面有一个电机,电机可以主动给制动液油路加压,油液推动制动缸压紧刹车片从而实现刹车。简单来说一辆带上坡辅助功能的车辆实现刹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人踩刹车,一种是ESP电机主动减压进行刹车。由于ESP模块可以主动实现是个车轮的制动,所以ESP模块有很多功能,比如说牵引力控制(TSC)、自动紧急刹车(AEB)、车身稳定、刹车辅助、陡坡缓降、自动驻车等。ESP模块极其构造。
自动驻车(AVH)
自动驻车的作用自动驻车顾名思义就是车辆会自己驻车,不需要人为的拉手刹,主要使用场景在较长时间的等红绿灯时,解放驾驶员的右脚,避免在等红绿灯的时候频繁切换N档和D档。自动出车功能一般默认开启,当然也可以选择主动关闭,其关闭按键一般在换挡面板位置,写着AUTOHOLD。当我们开车遇到红绿灯的时候,如果红绿灯时间很长,比如1分钟,这个时候如果一直踩着刹车会使自己的右脚很累,一般人操作是挂上N档,在拉上手刹,起步时再挂上D档,松开手刹,操作略繁琐。
有了自动驻车功能之后当检测到车辆停止之后,且刹车踏板深踩一段时间(几秒钟)之后,上文提到的ESP模块便会自动施加一定的刹车力,这样我们就可以在D档的时候松开刹车踏板了,使右脚得到休息。当我们需要起步的时候,只需轻点油门,ESP便会自动泄压,松开刹车,车辆顺利起步。
自动驻车的实现原理很多人说自动驻车就是自动手刹,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短时间的驻车并不会启用电子手刹,因为手刹的执行速度很慢,要比人直接拉机械手刹要慢。因为电子手刹是靠电子卡钳实现手刹制动的。一般来说等红绿灯时候产生的制动力是由ESP模块提供的,ESP模块提供的制动力可以保持10分钟之久,当自动驻车的时间超过ESP保压极限时,车辆的制动便交给电子手刹来执行(电子手刹自动拉起),电子手刹的执行原理其实与人拉手刹差不多,只是一个是人施力,一个是电机施力,所以电子手刹理论上可以不限时长的保持制动,所以一般电子手刹应用在停车熄火的时候。
两者的区别:上坡辅助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工况下的自动驻车
从以上两者的实现原理可以看出,两者的制动都是靠ESP来实现,不同的是车辆坡起的时候需要的制动力更大,而且坡越大制动力就需要的越大,防止后溜。而自动驻车则可以在平地、坡道上都能实现,且它的实现原理与上坡辅助一样,只不过平地上ESP试驾的制动力更小一些罢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