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自建国之后就一直战争不断,虽然前期的战斗打得非常艰苦,不过以色列人也在实战中不断地摸索、总结经验,不断地发展军事装备武装自己。到了上世纪60年代,以色列人决定在积累的技术基础上打造自己的大口径多管火箭炮系统,这就是MAR-290。
以色列IMI公司在1965年开始研制工作,1973年向以色列国防军交付了MAR-290 Lary自行火箭炮,Lary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MAR-290,它采用的是M51“超级谢尔曼”坦克底盘。
Lary火箭炮系统发射290毫米大口径非制导火箭弹,该弹重量达600千克,长度为5.45米,尾部有4片稳定尾翼,据称该火箭弹只有高爆弹头,弹头重量达到惊人的320千克,破坏威力相当可观,不过火箭弹的最大射程只有25千米,与当时的大口径榴弹炮相比没有射程上的优势,以色列还开发了射程达到40千米的新弹药,不过没有量产服役。
火箭弹从发射管中发射,作战时弹药存放在发射管中机动,一辆自行火箭炮并排安装4根发射轨道,发射管通过液压设备完成旋转和俯仰,射手通过专门的火控系统进行发射角度的调整,火箭炮可360°旋转,俯仰角度在0°~60°。
MAR-290 Lary虽然获得正式服役,但是来自M51的底盘却并不是太靠谱,毕竟它的根源只是一款二战期间的普通中型坦克,到了80年代初期,以色列以手中的百夫长主战坦克底盘开发了新的MAR-290多管火箭炮系统,建造数量约为20套。
比起第一个版本,新的型号不过是换了一个更加稳定的履带式底盘,640马力的发动机为自行火箭炮提供了更强的动力,它能达到约35千米的最大公路时速,发射导轨也被整合到金属发射管中,车组有4人:车长、驾驶员和两名火箭炮操作人员,在车体前方安装了一挺勃朗宁7.62毫米机枪用以自卫。
4发火箭弹齐射出去只需要10秒,巨大的威力可以覆盖相当大的区域,对集结点、桥梁等目标威胁很大。弹药的再装填也是一个大问题,600公斤的弹药不可能人力装填,弹药补给车配备了车载起重机,它将弹药吊放在一个特殊的框架上再向前推进发射管,装填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
MAR-290多管火箭炮系统第一次参战是在1982年,当时它被用来摧毁叙利亚的防空系统,此后该系统似乎很少参战,它虽然威力足够大,但是射程限制了它的发挥,而且从近年来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来看,他们似乎更喜欢用先进战机进行远距离精确打击。
MAR-290多管火箭炮系统重50.8吨,车长7.56米,宽3.4米,高3.6米,车组4人,最大行驶速度约3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90千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