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营救!3名工人被困40米深井,2消防员施救4小时累瘫送医

“从井里出来后,人一放松,就失去意识了……”9月21日下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消防员崔健,对自己从深井里出来的情况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9月18日18时55分,叙永县消防中队接到 警,“白蜡乡耳朵坪大桥附属工程3号抗滑桩发生事故,3名工人被困深井,伤情不明……”

赶到现场的消防员随即展开救援,但深井足有40米左右,数十根垮塌的钢筋坠入井中,卡在30米深左右的位置,救援非常困难,消防员崔健、胡宵在井中施救了4个小时后,最终体力不支,出井后,人已经累瘫在现场。

情况危急,抢险班班长主动请缨

9月18日18时55分,叙永县消防中队的警铃突然响起,“白蜡乡耳朵坪大桥附属工程3号抗滑桩发生事故,3名工人被困深井,伤情不明……”

孙俊华介绍,从现场情况来看,施救非常困难,因为空间狭窄,只能允许两名救援人员同时下去,并且需要悬空作业施救,而那些卡在井里的钢筋,又随时有可能垮塌,给伤员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还挺得住”,第二名被困工人被救出

20时30分许,崔健和胡宵带着照明和救援装备一点点深入井下。崔健回忆,他们找到了第一名伤者,发现伤者被落下的钢筋贯穿右小腿,意识还清醒,但腿被4厘米粗的钢筋死死的固定住,周围也是钢筋密布,难以靠近。他们只能用液压扩张器增大操作空间,再用液压剪一根根的剪断钢筋,40斤左右重的液压器材,他们悬空手持操作。

崔健说,当时高度紧张,汗水直流,但注意力必须集中,一方面操作困难,另一方面又不能碰掉卡住的钢筋,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22时40分,第一名被困工人终于被救出,此时距离崔健、胡宵下井已经2小时20多分钟。

孙俊华说,第一名伤者救起来后,按计划是派第二梯队的人下井,但崔健和胡宵又发现了一名伤者,他们俩便大声 告,称“挺得住,还能坚持”。孙俊华介绍,崔健和胡宵从井下反馈,伤者意识不清,呼吸很微弱,情况危急,如果当时换第二梯队救援,上下至少要耽搁20多分钟,于是崔健和胡宵又继续在井下施救。

下井的消防员已连续3小时高强度工作,为了施救人员的安全,孙俊华立即命令入伍10年的老兵邹艾携带装备、饮用水和送风机下井协助救援。

19日凌晨0时40分,第二名被困工人被救了出来,孙俊华称,拉上来时,伤者的意识已经完全尚失,但幸运的是还有微弱的呼吸和心跳。

“我不行了”,两名工人获救,消防员累虚脱

救起第二名伤者后,崔健和胡宵也坚持不住了。崔健在对讲机里身疲力竭地喊了一声,“队长,我不行了”。此时,距离两人下井已经过去4个多小时。孙俊华介绍,当时在井外的人都很紧张,他立即命令邹艾将崔健、胡宵固定在升降装置上,井口工作人员启动升降机,以最快速度将两人拉出井来。

凌晨1时12分,崔健和胡宵出井后,两人脸色苍白,说不出话来,全身被汗水浸透。崔健回忆,当时从井里上升的过程中,人已经很恍惚了,感觉“眼前的东西都在转”,上到井口后,因为“人一放松,就失去意识了”。长时间的高强度作业和脱水导致两人的血管隐形,现场参与救援的医护人员已经找不到血管输入葡萄糖,只能立即送医救治。

叙永县公安局工作人员介绍,随后投入救援的叙永县矿山救援队发现第三名伤者,但第三名伤者位置最靠下,被钢筋遮掩得严严实实,施救难度更大。

叙永县卫计局医政股股长马天宏18日晚到19日早上,都在救援现场,他介绍,当晚5辆救护车20名医护人员现场待命。被救起来的伤员均被送往了叙永县人民医院,其中一人右下肢受伤,目前转院到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另一名伤者目前还在叙永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最后救起来的伤者经医护人员现场检查,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马天宏表示,两名消防员当时因体力透支虚脱,在叙永县人民医院进行救治后已无大碍,但因在井下长时间作业吸入了大量烟尘,目前已转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继续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