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搞个大新闻,讲讲全球排名差不多第十三大的液压挖掘机——EG-20,这个原帖我已经找不到了,但是这个数字确实是有效的,之前我看过好几次。
上世纪50年代,液压挖掘机开始出现。到1961年,联邦德国的O&K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全液压挖掘机——RH-5,从此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液压挖掘机逐渐开始替代机械式挖掘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有了一大批大型液压挖掘机,比如联邦德国的DEMAG H241、O&K RH300,日本的日立 UH801、法国的Poclain 1000CK等。
当然,在这股潮流中苏联也没有落后,今天要讲的就是苏联EG系列矿用液压挖掘机。
EG-12
1978年,乌拉尔重型机械厂设计制造了第一台EG-12型矿用液压挖掘机,并在克德洛夫露天煤矿进行实验。但是因为采用了量产的EKG—5型机械式挖掘机的底盘加上缺乏研制大型液压挖掘机的经验,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8题,出现了很多机械故障。
在此之后,根据这次实验的结果,乌拉尔重型机械厂设计制造了EG-12A和EG-20第二代挖掘机。在此基础上,还编制了矿用液压挖掘机的系列,一共4种型号。
设想中的挖掘机型号划分
不过在上面这份表格中最后被制造出来的挖掘机只有EG-12和EG-20,至于那两种永远停留在了设计阶段。如果EG-40真的被制造出来,那它绝对能进世界十大液压挖掘机的榜单。在EG系列的开发过程中,苏联也吸取了很多国家的经验,促进了制造水平的提高。下面这张表格是EG-12、EG-20和当时各国研制的矿用液压挖掘机主要性能比较。
说完了历史,现在来仔细看看这两种挖掘机。
经过使用和修改之后的EG-12和EG-20都采用了底卸式腭式铲斗,既可以保证铲斗装满,还可以保证卸载状况良好,大大减少卸载时间。
液压系统都是双油路控制,可以使两个或三个油流合成一个,以增加工作装置某个部分的移动速度。挖掘机上还装有高效的冷却和过滤系统。
两种挖掘机的机舱内部使用金属隔墙将机舱和空压机彻底隔绝,在挖掘机平台左侧为主电气设备,右侧为修理作业间,装有钳工台等设备,动力系统和液压管路都装在机舱内部而不是外露的。一些不需要润滑的电缆也装在机舱顶梁下的沟槽里。
两种挖掘机驾驶室通用。而且驾驶室中装有座椅等操作装置,还有放食品用的容器、饮水机、收音机等配备较齐全,且驾驶室和和机身之间没有刚性连接,使用橡胶减震器减少和消除振动。
两种挖掘机的履带行走机构是按照多支点结构形式制造的封闭式行走机构,可以简化履带的焊接并减少作用在上面的负荷。每条履带都是单独驱动的,可以提高挖掘机的移动速度,保障机动性。行走机构和机械式挖掘机一样都采用电驱动,并带有悬挂式电缆卷筒。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利用装有12立方米铲斗的EG-12和装有20立方米铲斗的EG-20型挖掘机装载经过爆破后的矿石,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10%~15%,单位金属消耗量和功率消耗差不多可以减少一半,EG系列挖掘机的但位工作重量生产能力可达2.67~2.75立方米/小时,比相同条件下作业的机械式挖掘机要高出18%~20%。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