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有一支光荣的消防救援队伍——车站消防救援站。作为“全国模范消防中队”,此轮疫情以来,车站消防救援站的“火焰蓝”们毫不犹豫地披上了白色战袍,冲锋在抗疫的第一线,发挥着“模范消防力量”的作用,用一次次赤诚、温暖的行动传递着属于车站人的正能量。
化身“飞行监督员”,只为守护方舱内外
当前,车站消防救援站区域内分别设立电竞馆、船舶馆2个方舱集中隔离收治点,占地面积多达20000多平方米,任务很重。对于人员密集、用电负荷高,一天24小时运转的方舱医院,如何把各种火灾隐患降到最低?
车站消防救援站第一时间成立了“车站方舱消防安保分队”,并拿出了切实有效的举措。白天,队员们身穿“大白”开展周边水源巡检和消防设施检查,并根据预案开展实战化训练和沙盘推演。晚上,他们的脚步仍不停歇,队员们用信息化手段延伸消防安全管控,操作无人机对方舱周边情况进行全方位空中巡逻,通过实时传输,对夜间道路动态变化进行监控,第一时间调整行车路线、车辆停靠、进攻路线的不同方案。
同时,这支“车站方舱消防安保分队”还在对潜在的各种隐患进行分析、讨论,以确保万无一失。“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工作想在前面,做在前面,想尽办法,动足脑筋,这是一代又一代车站人朴实的工作作风,今天我们的这支队伍,也很好地传承了下来。”看着画面里,消防通道通畅、人员安全,车站消防站党支部书记、“方舱消防安保分队”队长陈祥康悬着的心,安定了下来。
成为小区核酸路线规划师,只为居民们安全
从“火焰蓝”变身“抗疫白”,这些日子,车站消防救援站的乔恬文比之前更忙碌了。
本轮疫情初起的时候,乔恬文正在奉贤家中休假。他所住的小区1600余人,核酸检测急需人手。他没有丝毫犹豫,主动穿起了“大白”,心想着“能为大家服务总是好的!”
志愿服务中,他发挥自己作为通信员时制定灭火行动预案的工作经验,主动协助社区负责人规划安排居民核酸路线。1600余人的小区,把动线安排明白了,传染风险才能降到最低。当得知自己小区划归为“防范区”后,归心似箭的乔恬文立刻向队站和居委请示,要回到黄浦区。完成 批手续、刚赶回队里,就遇上如火如荼的区域公共环境消杀行动。主动请缨,他第一时间加入了“车站志愿消杀分队”。
每天6个消杀点、57500平米,菜场、工地、酒店、社区、医疗机构…..他和“车站志愿消杀分队”队员们顶在病毒暴露的最前线,干在了最难处,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进行消杀。“我一直在做志愿者,积累了一定的社区经验,消杀工作我能行!”自始至终,乔恬文对自己的“大白”身份很有信心。
救人救火,“火焰蓝”们义无反顾
除了做好“志愿白”工作,这群“火焰蓝”也一直在做好自己救人救火的本职工作。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车站消防救援站迅速成立“涉疫救助分队”,专门处置黄浦区南部片区所有的涉疫警情,按照“涉阳病例处置、密接人员处置、安全人员处置”的层级处置模式,全面形成“第一时间到场、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消杀”的“三个第一”救援工作闭环。
这不,前几天,消防站内警铃又响起: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现场3名人员被困,且不排除是新冠阳性感染者的可能!涉疫救助救助分队队长、车站救援站副站长王春明接警后立即带队出动。抵达后,只见现场一名妇女倒在车外,一名老人被卡在后座,一名小孩困于车内行动受限,救援行动刻不容缓,必须立即实行。
处理好现场,“车站涉疫处置分队”队员们立即归队,进行全身消毒。这时候,“救援出动,救援出动”警铃再次响起,来不及稍作休整,王春明和他的队员们,又奔向了下一个人民需要的地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