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先来看看航空史上那些成功脱险与空难的案例对比。
成功案例
澳航QF706航班
从阿德莱德飞往堪培拉的QF706航班于2019年3月5日清晨6点10分起飞。在飞行途中,飞机后部传出了一声巨响,随后QF706航班的飞行员遵循标准操作程序,将飞机下降至3000米高空。当时,飞机上的氧气面罩被弹出,但飞机到达较低高度后,乘客们被告知摘下面罩,正常呼吸。这架飞机被优先安排在墨尔本机场降落,并于早上8点左右安全抵达墨尔本。
英航5390号
英国航空5390号班机是英国航空一条由伯明翰前往西班牙马洛卡的定期航班。1990年6月10日,飞机的驾驶室中其中一块挡风玻璃突然飞脱,并将机长吸出机外。但凭着副机师的努力,航机安全降落于南安普敦,而且正机长亦奇迹般生还。
川航3U8633号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在执行重庆-拉萨航班任务时,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飞机于07: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
2009年,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驾驶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从纽约市拉瓜迪亚机场起飞,飞往华盛顿州西塔克西雅图-塔科马国际机场,结果飞机在起飞爬升的过程中遭到了加拿大黑雁的撞击,飞机的两个引擎同时熄火,完全失去了动力。危急时刻,机长带领的驾驶舱机组人员在确认无法到达附近的2个机场后,决定紧急迫降在哈德逊河河面上,在短短的208秒后,机上155人全部生还,仅有5人受伤,人们将这次事件命名为“哈德逊奇迹”。
阿洛哈航空243号航班
阿罗哈航空243号班机是阿罗哈航空公司往返于夏威夷的希洛岛和檀香山定期航班,1988年4月28日飞机在飞行途中发生爆炸性失压的事故,约头等舱部位的上半部外壳完全破损,机头与机身随时有分离解体的危险,但10多分钟后奇迹地在茂宜岛的卡富鲁伊机场安全迫降。
俄罗斯达吉斯坦航空
2010年12月4日,俄达吉斯坦航空公司一架搭载160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图-154”客机从莫斯科另一机场伏努科沃机场起飞,前往达吉斯坦共和国首府马哈奇卡拉。起飞半小时后,所有3台发动机、发电机和导航设备停止工作。机组决定紧急迫降在莫斯科南部的多莫杰多沃机场。客机在降落过程中冲出跑道,导致2人死亡,80多人受伤,机体严重受损,断裂成三段。这架飞机搭载了160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
失败案例
沙特阿拉伯航空163号班机空难
1980年8月19日,沙特阿拉伯国内的163号航班从利雅得飞往吉达,在利雅德国际机场起飞后即 告货舱起火。飞行员转身安全着陆,但由于没有明显的外部火力和紧迫感,没有进行紧急疏散,最后,在飞机返回机场近30分钟后,飞机突然起火,机上所有人全部遇难,301人在事故中丧生。
日本航空123号航班空难
1985年8月12日,班机是波音747-100SR,飞机编号JA8119 。搭载509名乘客及15名机组员,从日本东京的羽田机场,预定飞往大阪伊丹机场。飞机因维修不当造成飞行时尾部压力罩破裂发生爆炸性减压并失去液压操纵,飞机在群马县御巢鹰山区附近的高天原山坠毁,520人遇难。机长在事故发生后表现出的反应迟缓(多次未对同事请求和塔台呼叫做出反应)和操作失误(在高空缺氧下没有选择下降至可呼吸状态;随机工程师提出使用供氧设备表示肯定却没有执行;在已经失去对飞机的控制以后依然固执己见选择飞回羽田机场而不是就近迫降)。
特纳里夫岛空难
1977年3月27日,两架747大型喷汽飞机在加那利群岛的特纳里夫(Tenerife)机场跑道上高速相撞,导致两架飞机上多达583名的乘客和机组人员死亡。荷兰皇家航空公司KLM4805号航班上234名乘客与14名机组员在事故中全部丧生。泛美航空公司PA1736航班上共有382名乘客与14名机组员,其中326个乘客与9个组员死亡。这次的航空事故是有史以来最惨重的一次航空事故。事故主要原因:KLM的机组在没得到空中交通管制许可确认的情况下强行起飞。KLM的机长在听到泛美机组 告还在跑道上滑行时,没有及时中止起飞操作。当KLM的飞航工程师对泛美航班是否已经让出主跑道而向机长提出质疑时,KLM的机长贸然作出了肯定的判断。
沙特阿拉伯航空763号班机空难
1996年11月12日,刚在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起飞的沙特阿拉伯航空763号班机 (波音747-168B,编号:HZ-AIH)与正向同一机场进场的哈萨克斯坦航空1907号班机 在新德里附近的哈里亚纳邦查基达里上空相撞。两航机上合共349人全部罹难,是航空史上第三严重的空难,也是最严重的空中相撞空难。意外的主因是哈萨克斯坦航空1907号班机的机长未遵从管制员的指示(保持指定的高度),当地机场设备落后也是引致意外的另一个原因。
从这些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来看,空难发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与机组人员有关,当然,这并不绝对。不过当飞机出现险情的时候,如果机组人员能够成功处置的话,就能很大程度上保障飞机上的人员的安全。
虽然乘坐飞机要比乘坐汽车安全的概率要大不少,但是飞机一旦出现险情绝对要比汽车严重的多,也更不容易挽救生命,所以机组人员的专业与经验都极其的重要。
比如最近的两起航空险情,国航 CA983航班与澳航 QF706航班都是因为机组人员的成功处置险情,避免了空难的发生。
所以说,虽然飞机上的险情无法避免,但是人却可以尽可能的拯救生命,让本不该死去的人活下来。
寒风中的国航CA983航班与机组人员和乘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