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仓大刀阔斧建设“南大门”凸显文教小镇魅力

2018-07-31 08:31

地处我市“南大门”,前仓镇地域特色明显,文教特色产业兴盛,旅游带资源丰富,具有浓厚的“文教产业文化、古村文化、集市文化、民俗文化”等内涵。今年,前仓镇党委政府敢于担当,大刀阔斧,集中力量大力开展小城镇建设,结合自身“文教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目标直指切实解决小城镇建设的短板,建设突出地域文化内涵,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特色城镇,实现主要街区环境进一步提升,有效改善人居环境。

晴热高温奋战拆违攻坚现场

25日中午,热浪滚滚,但是依旧挡不住前仓镇党员干部们奋战小城镇建设的热情,一辆大型的液压剪正将机械臂伸向一幢两层高的红砖混凝土楼房,随着液压剪不断挥动剪刀头,该违章建筑被慢慢拆解。

“这幢违章建筑属于依附搭建的存在,与前排建筑紧紧相连,所以拆除起来特别困难,需要操作经验非常丰富的液压剪师傅,在此之前,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拆违方案,防止建筑倒塌或者建筑垃圾掉落时造成其他建筑损伤。”现场,负责带队拆违的前仓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林志敏绷紧了弦,眼睛盯着剪刀头。

林志敏介绍,前仓村的拆违采取地毯式工作模式,从东南角开始波浪式推进,不留一处死角。如今,前仓镇小城镇建设的拆违工程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正在拆除的违章建筑是工作组着手拆除的第六幢多层楼房,其中最高的为五层楼,拆违难度极大。几乎每天,前仓村里都有一幢多层的违章建筑被拆除。

拆除工作不易,前期的摸排、入户工作同样艰辛。在前仓村,不少违建业户都是如此,起初态度强硬,存有抵触心理,但最终在前仓镇党员干部事无巨细的处事方式下,慢慢转变为理解与配合。截至目前,前仓村辖区内拆违拆临正随着工作组不断推进,已拆除违章建筑1.2万㎡。

在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前仓镇党员干部通过“5+2”“白加黑”工作模式,夜以继日、攻坚克难,为拆除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后期,被拆除的空白处将根据周边设施和建筑情况进行统一规划,重新布置符合前仓镇小城镇建设整体形象的相关设施。

挥动精准“手术刀”重整公共秩序

拆违现场一片火热,另外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同样正为前仓村进行“整容”,扮靓镇容镇貌,提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短短一个月,一组数据清晰地反映前仓村的变化:4公里长的弱电综合管道工程铺设完工,道路恢复施工正在进行中;涉及金鸡路、花园路等主干道的雨水管 工程,完成率已超过75%;208户赤膊墙房屋,如今已经完成外墙粉刷2万㎡。

前仓镇所在的前仓村、馆头村等是我市文教用品经营户集聚的区域。以环境整治为基础,以点带线,该镇小城镇建设全面开展整治行动,营造了优美的小城镇环境。通过对公共秩序的全面整顿,有效规范经营秩序,提高商户规范经营意识,为群众创造了一个整洁、优美、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建设好一个村,党员必须有凝聚力,村干部必须有执行力,更少不了村民的支持。”前仓村党支部书记李剑雄说,现在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在这场“大手术”为村庄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阵痛”显然不能避免,到处是施工现场,大家出行不便,但是村民没有一句怨言,期待着村庄“整容”后呈现的巨大变化。

“竞赛模式”激发党员干部创业激情

在前仓镇党委书记黄立华的办公桌上,平铺着一张小城镇建设的蓝图,这张蓝图被清晰地划分为四个区域:“从小城镇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前仓镇党委、政府将集镇范围划分为4个区块,由4个工作片分头同步推进拆违工作,让拆违工作成为各工作片干部比学赶超的亮相舞台。”

同台竞技,激发了前仓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掀开了地毯式拆违的序幕。前仓镇经济发达,不少违章建筑都是多层,5层高的建筑不在少数。“一幢楼房的造价动辄超过50万元,违章村民有抵触情绪可以理解。第一次上门送拆违通知书,村民黑着脸也会接过去,但是第二次、第三次再去时,你也许人都看不到。”前仓镇干部王瑞说。

面对不少村民的抵触情绪,王瑞总是一次次上门劝说,为了防止被村民摸清“规律”,王瑞经常在上班之前或者下班之后直接上门,在没有事先联系村民的情况下,有时甚至一等就是两个小时。面对相识十几年违建业户的冷言冷语,王瑞总是耐心相劝,逐渐赢取信任和理解。

拆违动真格,刚刚上任一年多的前仓片片长卢鑫溥与村民之间建立起来的友谊,立马就接受严峻的考验。

“关着门不见你,打电话也不接,这些都是能把握分寸的。” 卢鑫溥说,更有甚者指着鼻子喊“凭啥拆,你说了算吗”“谁让你来管这闲事”!每当面对违建业户的激烈言辞时,卢鑫溥与工作片成员只能无奈地选择忍让,“小城镇建设目的在于为村民营造一个更好的居住、商贸环境,说实话当时很委屈,但千万不能跟他们吵,只能等他们气头过了,再过去劝。”

正是在前仓镇党员干部不折不挠的干事精神的推动下,前仓小城镇建设工程不断取得突破,一幅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小城镇的美丽愿景

塑造“文教产业特色”的魅力前仓

前仓镇的小城镇建设,看似大刀阔斧,实则犹如绣花针一般穿针引线,围绕“文教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以及良好的山水城风貌,以前仓多元文化为纽带,结合“点、线、面”不同层次的整治提升,打造以“文教小镇”为品牌形象的产业特色型文化小镇。

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前仓文教产业无疑将成为桂冠上的明珠,整个文教商业街区风貌改造将融入各种文教产业元素,注重挖掘自身的品牌知名度,根据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促进文教用品产业区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的产业特色园区,突出“活力前仓、文教小镇”的品牌知名度。

同时,提取后吴古村建筑元素,结合本土人文民俗,打造老街文化记忆街区,融入传统工艺、民俗等地方文化,重点提升前仓老街的历史记忆风貌,彰显自身风格,形成区域特色。

另外,前仓小城镇建设将依托南溪山水生态环境,结合南溪及北侧水体,实施滨水、山体游步道景观改造提升,打造绿地景观核心区块,打造“一山一水”核心,构筑滨水健康绿廊。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