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主流的刹车助力方式,真的遇到助力失效应该怎么办?

看了 友们的分析,我发现大家对于主流乘用车所采用的刹车助力形式并不是太了解,这回正好跟大家科普一下主流乘用车的几种刹车助力的方式以及如果遇到刹车助力失效应该怎么办。

真空助力鼓

首先是最传统的真空助力形式。这种形式是目前最主流的刹车助力方式,基本原理就是靠负压与大气压产生的压强差,作用在助力鼓的膜片上,从而实现机械的助力。

根据建立负压的方式的不同,真空助力还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通过管路,把进气歧管内部的负压,通过管路的形式,转移到助力鼓上,这样一来,只要发动机在工作,进气歧管内部就有负压,通过管路的联通,助力鼓内部就有负压,有了负压就会产生压强差,有压强差,助力鼓内部的膜片就会受力,刹车助力也就有了。这种助力形式常见于自然吸气发动机,这种结构的优点就是结构简单不容易出故障。

机械式真空泵

第二种形式,机械式真空泵助力,与前面提到的真空助力类似,同样是通过抽真空建立负压实现助力,只不过,采用这种结构之后,就不需要依托于进气歧管内部的负压,可以直接由机械式的真空泵提供。这种形式的助力在涡轮增压发动机上比较常见,主要原因在于,跟自然吸气发动机不同,涡轮增压发动机由于增压器的存在,进气歧管内部是无法持续保持负压的,所以在从进气歧管取真空就非常不现实,既然如此,干脆就通过机械传动,单做一个真空泵,让这个真空泵直接给助力鼓抽真空,这样就能获得非常稳定的助力了。

电动真空泵

博世iBooster

以上说了这么多,但归根结底,都是靠真空助力鼓提供的助力。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的分类,就是电动机械式助力,特斯拉上非常火的iBooster就是采用的这种助力形式。除了博世的iBooster,大陆等OEM厂商也有自己的电动助力方案。

与真空助力完全不同,这类刹车助力不需要建立真空,不需要真空泵,就是非常简单粗暴地用电机提供动力,帮你刹车。采用这种助力形式,主要还是为了主动刹车以及自动驾驶,如果不用类似系统,传统车型想要主动刹车或者在驾驶辅助中减速,需要直接调用ESP减速,这种减速方式整体制动力是相对比较差的,另外由于ABS泵寿命的问题,也不适合长期工作。所以,想要靠主刹车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就需要这种电动机械式的助力结构。

博世iBooster内部结构

具体的原理方面,从iBooster第二代的结构图上可能很清楚地看到,这套系统的助力形式,就是由一台电机通过两级齿轮传统以及螺旋转动,将电机的回转运动转化为制动主缸直线运动,这样一来,只需要给电机一个信号,就能实现助力。要着重强调的一点,虽然这种助力形式依托于电信号,但本质上依然有机械层面的关联,并非完全电传控制。从博世iBooster的官 上也能看到,这套系统如果完全失效,制动系统依然可以工作,只是助力无法提供,需要驾驶者大力踩刹车版本。

综上,无论是哪种助力,厂商在设计的时候,都保留的最原始的液压机构,也就是说,如果车辆只是单纯地失去的助力,只要大力踩下制动踏板,都会有制动力的。所以,大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先不要慌,一定要先冷静,然后在大力踩下刹车踏板的同时控制好方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