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 讯 履新镇江伊始,次日调研企业,亲笔给企业家写信……连日来,市委书记马明龙给万新光学董事长写信一事在本 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反响。很多人既感叹于市委主要领导主动致信企业家的务实作风和亲商意愿,也为汤龙保五十年如一日专注镜片生产与企业发展深深感动。有观察认为,一纸书信情真意切,在给人以信心和期待同时,背后还有着一座城市的情感导向、价值取向乃至发展方向。
演绎过乡镇企业传奇,孕育出“四千四万”精神,历来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背景下的镇江,一封令民营企业家感到温暖的书信,透出的是接续优良传统、铺陈美好未来的融融春意。
一纸书信,几多温暖激励
“在 纸上看到马书记写给汤龙保董事长的信,我内心也感到温暖和振奋。”镇江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正东,谈及市委书记给企业家写信一事,颇具“同理心”和“共情感”。在他看来,马明龙书记信虽写给汤龙保,但所有镇江企业家都是收信人。
77岁的潘正东,投身液压件研发制造已逾50年,曾是全市首个改制企业厂长,有着汤龙保同样的专注和坚韧。他从马书记信中,读到的是市委市政府对企业家的尊崇以及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履新不久的市委书记,主动给企业家写信,应该说并不多见。”潘正东表示,正是这种“并不多见”,格外给做企业的人以鼓舞激励,“疫情期间,制造业企业大多受到影响冲击,但我们有信心渡过难关,赢得胜利。”
恒宝股份董事长、恒神股份总经理钱京是位“80后”,他从信中得到的感动与激励更是“双重的”——既来自市委书记的亲商理念,又来自汤龙保董事长的专注精神。“马书记到镇江工作第二天,也来我们恒神股份考察调研。”钱京介绍,当时马明龙书记肯定恒神矢志研发国产碳纤维,体现出浓浓家国情怀,并勉励恒神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做到越是艰险越向前。
“纵观恒神的发展历程,立足当前的疫情形势,马书记提出的‘越是艰险越向前’,是被无数镇江企业一再用事实证明的成功法宝。”钱京说。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周辉,研究区域经济和企业管理多年,也曾到过万新光学调研。他从市委书记去信的字里行间,感受到热情洋溢和真情实意,同时也读出很多弦外之音和言中深意,“这是一封情感度和信息量都很‘饱满’的信。”
周辉分析,马书记的信对汤龙保的奋斗历程表示“由衷钦佩”,表达了对全市企业家的殷切期望, 同时也对镇江创造最优营商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作出表态。信中可提炼出的关键词,包括民营经济、产业强市、营商环境、“店小二”服务以及创新、专注、企业家精神等。“这些关键词,高度契合镇江的发展实际,同时也可大致勾勒出镇江下一步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
面向企业,奏响发展强音
从市委书记信中,同样被激励的,还有我市相关职能部门。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到任镇江不久的马明龙书记亲自给民营企业董事长写信,点出的是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激励的是所有心向发展的镇江人。”市工信局局长卜晓放这样解读。
卜晓放说,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企业是民营企业。同时,我市正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矢志发展先进制造业。以万新光学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和制造业企业,无疑是全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希望所在,“对万新光学表示肯定和期许,就是对镇江发展提出希望与期待。”
“打好疫情阻击战,需要‘白衣天使’;打好决胜全面小康攻坚战,需要‘经济战士’。”卜晓放表示,工信部门将继续做好“企业娘家人”、当好“店小二”,保持与企业“亲清”关系,以“保姆式”上门服务、“清单化”解决问题、“全天候”支持保障,与企业家一道共同加快镇江发展。
市政务服务办(行政审批局)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周春旺,对市委书记信中提出“创造最优营商环境”振奋不已。他说,市委主要领导如此重视企业、心系发展,是启示更是鞭策。下一步,政务服务部门将以“不见面”审批提供高效涉企服务,用集成改革提高综合服务效能,发扬“店小二”精神,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全市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市科技局高新处副处长陈丽明,则收获动力和压力。“马书记在信中强调了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这让我们的工作更具使命感也更有奔头。”陈丽明介绍,目前处里正帮助包括万新光学在内的多家企业,开展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 。“下一步如何更好服务企业创新,是我们年轻干部需要思索的重大课题。”
激发力量,共迎美好春天
除了创新,市委书记马明龙在信中还提到坚守、坚韧、进取等工匠精神及企业家精神,并提及不同时代的两种“四千四万”精神,这也引发很多人深思。
市民营经济 秘书长孙喜认为,市委主要领导在给民营企业董事长的信中,倡导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四千四万”精神等,是为镇江的发展接续传统、整合资源、激发力量。“特别在战‘疫’非常时期,精神力量在发展中的作用十分巨大。”
镇江华扬乳胶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炎说,镇江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对于“四千四万”精神的重温和继承发展,很有意义也十分必要。作为“四千四万”精神的发源地,镇江曾凭借“踏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历经千难万险”,实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完成财富从“0”到“1”质的飞跃。如今很多企业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发扬“四千四万”精神并对此注入新的内涵,往往就能打开传承创新的开阔局面。
“我们所从事的行业,被称为‘天花板行业’,利润空间有限。但这并不代表没有发展前景,需要的只是专注和创新。”王炎以乳胶制品业为例,通过人才储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华扬乳胶近期开发了防护功能更完善的医用防护面罩产品,附加值大增且备受市场欢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