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开车的人都有自己驾车操作的习惯。就像这个标题一样,有的人习惯先踩离合再踩制动,有的还是喜欢先踩刹车再踩离合。到底哪个动作是正确的,还是两个方法都可以。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先来了解离合器和制动系统的原理和作用。
当踩下制动踏板时,在踏板处通过杠杆原理把制动力放大了3倍,再通过液压机构驱动活塞把制动力又放大了3被。放大以后的制动力推动活塞移动,活塞推动蹄片带动刹车卡钳紧紧的夹住制动碟,由蹄片与制动碟产生的强大摩擦力,让车减速,直到完全静止。
离合器是汽车发动机把动力扭矩传递给变速箱的关联部件,它使发动机和变速箱可以暂时分离或切合,以实现汽车的起步、换挡等功能。离合器的作用有三:一是保证汽车平稳起步,二是保证换挡时工作平顺,三是防止传动系过载
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起步前汽车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发动机与变速箱是刚性连接的,一旦挂上档,汽车将由于突然接上动力突然前冲,不但会造成机件的损伤,而且驱动力也不足以克服汽车前冲产生的巨大惯性力,使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而熄火。如果在起步时利用离合器暂时将发动机和变速箱分离,然后离合器逐渐接合,由于离合器的主动部分与从动部分之间存在着滑磨的现象,可以使离合器传出的扭矩由零逐渐增大,而汽车的驱动力也逐渐增大,从而让汽车平稳地起步。
2.便于换档(换挡时工作平顺)
汽车行驶过程中,经常换用不同的变速箱档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行驶条件。如果没有离合器将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那么变速箱中啮合的传力齿轮会因载荷没有卸除,其啮合齿面间的压力很大而难于分开。另一对待啮合齿轮会因二者圆周速度不等而难于啮合。即使强行进入啮合也会产生很大的齿端冲击,容易损坏机件。利用离合器使发动机和变速箱暂时分离后进行换档,则原来啮合的一对齿轮因载荷卸除,啮合面间的压力大大减小,就容易分开。而待啮合的另一对齿轮,由于主动齿轮与发动机分开后转动惯量很小,采用合适的换档动作就能使待啮合的齿轮圆周速度相等或接近相等,从而避免或减轻齿轮间的冲击。
3.防止传动系过载
汽车紧急制动时,车轮突然急剧降速,而与发动机相连的传动系由于旋转的惯性,仍保持原有转速,这往往会在传动系统中产生远大于发动机转矩的惯性矩,使传动系的零件容易损坏。由于离合器是靠磨擦力来传递转矩的,所以当传动系内载荷超过磨擦力所能传递的转矩时,离合器的主、从动部分就会自动打滑,因而起到了防止传动系过载的作用。
小编认为不能一概而论,是要分情况讨论的:
(1)遇堵车时,车走走停停,速度很慢,只能是靠离合来控制速度,要停车那一定是先踩离合再刹车(也可同时踩下),否则,先踩刹车再离合会容易熄火!
(2)如果你的车速比较快,比如,行驶速度在40公里以上,你如果要停车,必须提前减速,可先抬起油门减速,在符合滑行条件时,可以利用滑行减速,待车速减到40公里以下时,你再停车,停车时,变速杆如果在空档位置,你只踩刹车就行了。如果你是利用发动机的牵制作用减速,必须先踏离合器踏板,紧接着踏行车制动器踏板,踏行车制动器踏板的力度,根据你停车的位置来决定,等车停稳后,将变速杆置于空档位置,拉紧驻车制动器操纵杆,然后将两只脚抬起即可。如果你的车速在40公里以下,那么你随时可以先踏离合器踏板,紧接着踏行车制动器踏板停车。
(3)高速状态下或者下坡时刹车,那就一定不能踩离合,除非你不想要命了!这时一定要记住,想减速刹车就一定只能踩刹车。而且不要将制动踏板一下子就踩到底,因为制动力突然增大,会使疾驶的汽车急剧减速并停车,汽车惯性力向前冲,将造成很大冲击,容易造成人员受伤或损坏机件。比较好的方法是,用适当的力将制动踏板分2~3次踩下去。而当只需稍微减速时,可以将制动踏板少踩下去一点再放松,俗称“点制动”。无论是预见性刹车还是急刹车,都不要去碰离合,除非你想换挡。
(4)碰到紧急情况,威胁的生命安全的情况下,无论什么速度,啥都不要管了,一脚踩死制动,越快越好,也别碰离合,只要把刹车踩死,熄火就熄火,车辆损坏就损坏。当然,如果你意识足够清醒,那就在车快熄火前及时踩下离合,这样就能两全其美了。
综上所述:手动挡的车是先踩离合还是先踩刹车是没有绝对的对错和定论的,这要靠自己的经验判断和当时实际的情况而定的。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踩离合器踏板要一脚踩到底,中间不要停顿或犹豫不决,因为离合器踏板不踩到底,会造成离合器摩擦片半联动,将加速磨损,使机件过早损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