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号模型方阵震撼亮相

中国船舶展出辽宁号等一批大国重器。

中科院展出的水下仿生机器鱼。

招商局邮轮航模。

上海浦东新区展出观光潜水器龙潜器。

昨日的深圳会展中心,仿佛成了大型船模的海洋:从我国首艘列装的航母辽宁号到首艘国产大型邮轮,从全自动海洋牧场到我国用来首次开采南海可燃冰的蓝鲸1号钻井平台……我国海洋上的诸多国之重器模型这个周末都能在深圳会展中心看到!

被誉为“中国海洋第一展”的2020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海博会”)15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展会将持续到18日。2020海博会聚焦船舶及港口航运、海洋资源开发、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态环保和安全六大板块,一批全球领先的技术、产品和成果在本届海博会上进行了集中展示。

海博会是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的一张“闪亮名片”。如今,中国的船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中国也是世界第一大海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从这次海博会上观众可以感受到,作为全球海洋经济的主要参与者,我国“蓝色经济”的强劲未来。

海洋高端装备

彰显海洋强国风范

我国造船工业的发展进入世界前列,除了体现在我国近年来像下饺子一样建造各种大型船舶外,也体现在各种海洋高端装备上。在中国船舶集团展位上就展示了一个海洋牧场的模型。该设备为全球首例半潜式全自动现代化三文鱼深海养殖装备,集最先进的养殖技术、现代化环保养殖理念和世界顶端海工设计于一身,总高69米,直径达到110米。这个设备甚至能抗12级台风。

在中集集团的展位上,有一个一人多高的巨大模型,这就是中国打造的世界最强钻井平台“蓝鲸1号”的模型,它代表了当今世界海洋钻井平台设计建造的最高水平。据介绍,该平台长117米,宽92.7米,高118米,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适用于全球深海作业。与传统单钻塔平台相比,“蓝鲸1号”配置了高效的液压双钻塔和全球领先的DP3闭环动力管理系统,可提升30%作业效率,节省10%的燃料消耗。

辽宁号舰队

模型方阵引人驻足

本届海博会在15日上午于深圳会展中心1号馆开幕。走进展会现场,首先亮瞎观众眼球的当属中国船舶集团展位上摆在最显眼位置的9艘大型舰艇模型方阵。

船模方阵首舰位置摆放的是辽宁号,这是中国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紧跟着的是529护卫舰、170导弹驱逐舰等护航舰艇。这个船模方阵是人气最旺的地方,很多观众在方阵前驻足拍摄,预计到了周末,在这里拍照将会一位难求。中国船舶集团展位上还有一条大型邮轮的模型特别抢眼,这是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据介绍,建造大型邮轮是造船工业上公认的“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这艘邮轮在去年10月正式开工点火钢板切割,是我国船舶工业正式跨入大型邮轮建造新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大量海洋科技

创新成果展示

智能仿生机器鱼是深圳先进院何凯团队研发的新一代产品。该款机器鱼中驱动其尾鳍运动的新型正弦机构在国内外属于首创,其在大幅降低结构复杂度的同时却又提升了机器鱼的机动性。该款机器鱼可用作水下仿生机动平台,执行水质监测、水下勘探和海洋科考等任务,在海洋探索和开发上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如果说仿生机器鱼是帮助我们人类进行海洋探索的一个机器人,那么海洋生化要素传感器与仪器就是我们探索海洋的一双双“眼睛”。深圳先进院李剑平研究员团队此次带来的“海洋生物化学常规要素在线监测仪器研制”项目向观众展示了可在水下长期在线监测海洋浮游生物、叶绿素a等海洋生化要素的新型传感器。李剑平表示:“目前我国海洋观测与监测传感器大多依赖于进口,缺乏自主创新,本项目的研发对于提升我国海洋传感器与仪器研发水平和产业化,促进我国海洋科研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