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芯片,我国还有哪些核心科技受制于人

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立即重启对中兴通讯的制裁禁令,中兴通讯将被禁止以任何形式从美国进口商品。

2020年5月14日美国商务部宣布针对华为的新政策,禁止全球制造商向华为提供芯片。

两家中国巨头公司都因为芯片一项核心技术,被人卡了脖子,进入了异常困难时期。那么,我国到底有多少核心技术需要受制于人呢?下面就列举一些小编知道的几种,并附带点评,如果错误,请多多指正:

高端显示屏OLED生产设备真空蒸镀机(日本)

  ——中国平板显示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一,差距在上游核心生产设备

制造液晶显示器用到的ITO靶材(日本、韩国)

  ——质量不稳定、材料不过关,从实验室到量产才能突破大尺寸领域

国产大飞机用的航空钢材(美国)

  ——还是材料问题,超强度钢纯净度不够

新能源车的“心脏”锂离子电池(美国、日本、韩国)

  ——美国强于研发设计,日本强于材料生产,中韩是第二梯队

水下机器人(13.400, 0.00, 0.00%)深海油管焊接用的高端焊接电源(北欧)

  ——中国是全球最大焊接电源制造基地,差距在深海水下焊接设备和全数字化控制技术

海底观测 系统水下连接器(美国、德国)

  ——事关国家安全,中国在实验样机阶段,技术研究起步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主轴承(德国、瑞典)

  ——中国已掌握直径3米的主轴承核心技术,走出实验室仍然是材料、工艺因素制约

机械设备高端轴承钢(美国、瑞典)

  ——中国制轴工艺已经达到先进水平,还是材料差距

航空设计软件(法国、美国)

  ——中国与国外同时起步,国家需要出台政策鼓励国产软件的开发和使用

高质量消费级电容和电阻(日本)

  ——短板还是材料,日本的MLCC产品可以做到1000层,中国产品在300层左右

光刻机(荷兰、日本)光刻机镜头(德国)

  ——ASML的镜片是蔡司技术,德国祖传的磨镜手艺,抛光镜片上百年技术积淀;除了镜头,光刻机还要顶级光源和极致的机械精度(3万个机械件,200多个传感器)

发现创新药的潜在靶点的利器iCLIP(美国)

  ——同样是科研实验技术,2010年诞生的新技术

自研操作系统(美国)

  ——PC、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没有国家能成功挑战美国

工业机器人算法、软件(日本、德国、瑞士)

  ——差距在底层核心算法

自动驾驶汽车必备的激光雷达(美国)激光雷达芯片例如发射器(德国)

  ——国产激光雷达最高40线,国外可做到64甚至128线,高分辨率芯片生产工艺不成熟

航空发动机适航标准(美欧)民用大涵道比发动机(美国、英国)

  ——要长期的工业实践和验证技术来支持

航空发动机的短舱(美国、法国)

  ——安放发动机的舱室、复杂的集成系统,中国处于空白阶段

为高铁钢轨养护整形的仿形铣刀刀盘和刀片(德国、奥地利)

  ——需要一种超硬合金材料,中国尚在学徒阶段

高端机床制造核心技术例如数控系统(德国、日本)

  ——基础材料科学、工艺、设计上的差距;除了控制器,国产机床的丝杠、导轨、伺服电机、力矩电机、电主轴、编码器等主要功能部件主要依赖于国外产品

高端液压装备的核心元件高压柱塞泵(美国、德国、日本)

  ——性能指标上的差距在于材料制造

重型燃气轮机的核心技术(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

  ——材料差距例如叶片材料,原因是设备、工匠、工艺的差距;基础研究的积累差距:设计技术、核心的热端部件制造技术

高端的手机射频器件,高端滤波器、振荡器等射频元件(美国)

——半导体材料差距大,中国研究做得早,量产化还是问题多:材料的一致性、电性能均匀性

工业仿生机器人触觉传感器(日本)

  ——生产工艺,材料纯度不过关,产品的一致性比较差;国内企业大多做气体、温度等类型传感器

高速的(≥25Gbps)光芯片和电芯片(美国)

  ——中兴通讯被制裁的用于光通讯领域的光模块,低速的(≤10Gbps)光芯片和电芯片实现了国产

高端CT机探测器(美国、荷兰、德国)

——探测器制造工艺、材质都是机密,医学成像产业已经被美国专利壁垒限制

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我们也不需要妄自菲薄,中国在科研领域的发展很快,早晚我们靠自己的能力生产。努力占领产业价值链的制高点,从标准、品牌、人才、技术、产品、文化到管理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这些东西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需要我们几辈人共同努力,使我们能够摆脱其它国家的霸权限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