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干警在磁县贾璧乡柳树池村营救被困群众。范文平 王永亮摄
46个小时的坚守
由于前一天的大雨,滏阳桥西侧的丛台路低洼路段此时仍有大面积积水。“我的泵车在桥边,现在雨停了,泵可以稍歇一下,我就过来帮忙守着。”33岁的李伟说,18日下午5时左右,他们泵站的四人小组就开着移动泵车提前就位,完成了设备架设和管道连接等准备工作,开始了紧张的排水防汛工作。
据了解,李伟所负责的滏阳河丛台桥液压移动泵站主要是缓解人民路以北、联纺路以南、光明路以东这一区域的排水问题。逢遇中到大雨,区域内各道路雨水除了自流,还需要泵站加快雨水排向河流的速度。在18日晚至20日的暴雨中,李伟和他的同事们坚守岗位,和机器一起,运转了40多个小时。
两天两夜里,李伟没有好好睡一个觉。“昨晚,我睡了一个小时。”李伟说,每隔一两个钟头,他都要起身在雨中仔细查看水泵叶轮的运转情况,清理树叶枝叉或生活垃圾等杂物,以免泵头发生堵塞,影响泵车正常工作。同时,他还要随时观察滏阳河水位上涨情况,及时向上级汇 实时水情,便于一旦出现险情,各部门可以协调及早应对。李伟笑言:“雨衣穿在身上似乎不起啥作用,每次清理完泵头,全身就湿个透。我这身衣服是暖干了再湿,湿了再接着暖。”
两天两夜里,李伟没有好好吃上一顿饭。18日晚上,他和同事们忙到11时多,趁着雨势稍小,赶紧在一家路边小店买了张大饼充饥。李伟说,20日的早餐就是往嘴里填了块面包,下午4点多还没有吃上午饭。
据了解,李伟所在的市城管局排水管理处在汛期前3个月就开始对全市多条主干道管线、收水口进行疏通清掏,“战时开泵车,平时抓泥车”的李伟从今年三四月“百日清掏会战”起,便和同事们一起为防汛做充分准备。七八月是当老师的妻子放暑假最空闲的时候,却是他最忙碌的时候。这段时间,一岁多的孩子只能丢给妻子独自照看。采访期间,正逢妻子打来电话要顺路来看他,李伟让妻子给自己和同事带份烧饼夹鸡蛋,直接当晚饭了。
闻汛而动 向险而行
7月19日,磁县遭遇百年一遇的持续特大暴雨,截至7月20日10时,全县各乡镇降雨量均超过200毫米,其中山区陶泉乡最大降雨量达到771毫米,是磁县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并已形成山洪险情,交通、通信、电力多处中断。
强降雨发生后,磁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指的坚强指挥下,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抗洪抢险救灾。及时召开抗洪抢险工作部署会,迅速成立前、后方两个抗洪抢险指挥部,组成道路抢险、抢险救灾、综合协调、综合保障四个工作组,立即开展工作。在受灾乡镇,前方指挥部立即组织5支救援小分队前往南王庄村开展救援。所有县级领导全到分包乡镇现场指挥防汛工作,一线指挥抢险救灾。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一线工作、靠前指挥,确保24小时在岗。
军地共组织6支500人抢险队伍向灾区进发,其中,军分区组织驻地部队官兵200人在县公安部门的配合下,连夜向重灾地区陶泉乡进发,全力开展救灾行动。7月20日上午10时,受灾最严重的南王庄村已经与外界取得联系,磁县政府一名副县长带领39名官兵奔赴一线进入南王庄村开展抢险救灾。当地群众在村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已经开展互助自救工作,目前当地治安秩序良好,受灾群众情绪稳定。组织200名干警和100名预备役官兵分成5支队伍,向受灾的北贾璧乡、都党乡、黄沙镇、观台镇、白土镇5个乡镇进发。抢险队伍配备了卫星电话、抛绳器、镐、锹等装备和工具,到达指定位置后,会同乡镇深入各村,积极开展现场抢险救援,并全面排查灾情。磁县防指紧急筹集了一批救生衣、食品、药品等物资正在运往灾区。该县交通、移动、联通、电信、铁通、电力等部门一把手亲自组织,抢险队伍已抵达一线,目前市县交通部门已组织铲车16台、钩机18台和120人的工程队伍,全力抢修损毁道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