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海工注目“国之重器”
装备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的脊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方向,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近年来,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下,我国已进入了世界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第一梯队。
“‘蓝鲸1号’长117米,宽92.7米,甲板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的足球场。”中集来福士企业管理部专员李鹏介绍,它高大的身躯足可以抵御12级海上风暴,可在全球95%海域作业。
这样的国之重器,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蓝鲸1号”拥有27354台设备,40000多根管路,50000多个机械完工质量 验点,电缆拉放长度120万米,相当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
在深海大洋留下“中国印记”
“‘一带一路’倡议是能源领域企业的‘春天’,目前杰瑞海外主要增长点就在这条世界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上,具有很好的发展机遇和潜力。”谢猛表示,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来看,国内起始点处,杰瑞在陕北设立了华北基地,涵盖陕甘宁、青海;往西北走,杰瑞在新疆克拉玛依成立了分公司,面向西北,辐射中亚地区。“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只有实施国际化战略,才能保持和扩大杰瑞的发展规模。杰瑞的产品和服务如今还成功进入了美国、加拿大这些高端、高竞争的北美国际市场,与老牌跨国企业同台竞技。”
从“一无所有”到“世界领先”
海上作业的痛难点,正是杰瑞自主创新的核心突破点。据杰瑞石油装备集团副总工程师刘士堂介绍,为了解决作业中盐雾腐蚀问题,杰瑞不断创新改进海洋喷涂工艺,大幅提升装备的海上适应性和防腐能力,在业内广受好评和认可。
由中集来福士自主研发制造的“蓝鲸1号”“蓝鲸2号”举世瞩目,为“蓝鲸姊妹”合拢的“泰山吊”,同样不可小觑。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固定式起重装备,提升重量达2万吨,已保持长达10年世界吉尼斯记录,令欧美国家也望尘莫及。
自主设计、自主知识产权从零到100%的突破,国产化率从不足10%到60%的提高,中集来福士10余年的经历可以说是从“一无所有”到“世界领先”。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工程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领航世界海工尖端,还为清洁能源开发提供极大助力,给我国能源结构带来重大影响,提高了能源自给率,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同时,还将缓解煤炭、石油等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