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能新矿鄂庄煤矿: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万天

9月3日,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 道了鄂庄煤矿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0000天的喜讯。

近年来,山能新矿鄂庄煤矿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观,依靠装备、管理、培训、文化“四轮驱动”,矿井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截至9月3日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0000天,继续保持全国同类矿井安全生产的最好水平。

科技装备保障安全基础

山能新矿鄂庄煤矿按照“以机换人、人少则安”思路,大力实施“科技兴安、科技兴矿”战略,积极践行“无人则安”理念,不断提升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努力提高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为矿井安全高效提供了可靠保证。

按照“装备精良、管理一流、重在发展”思路,该矿推广应用大功率综掘机、采煤机、液压临时支护、双向运输皮带等新装备;100%安装单轨吊机车;应用斜巷自动监控系统;依靠“信集闭”控制系统,实现地面对井下机车的监控、调度、指挥和大巷道岔远距离遥控操作;建成高标准变电所机电硐室,实现变电所无人值守。

同时,优化通风系统,加大“洁面工程”建设力度,实施“采掘通防一体化”,促进通防水平提高。不断优化安全监测系统、束管监测系统、瓦斯巡检系统,有效提高了矿井抗灾救灾能力。

34年工龄矿采煤项目部职工张峰说:“如今的采煤工作面,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用人更少,安全和效率更高了。”

严格管理落实责任到位

该矿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安全管理各个环节更加有序,操作执行更加有力,责任落实更加具体。注重安全风险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制”建设,制定相应防范措施,从根源上消除事故隐患。

该矿始终以“精品工程”“亮点工程”创建活动为载体,制定详细的创建标准,不断提升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实现了环境达标;进一步完善岗位标准化流程,把每台设备、每个地点变成岗位,推行“对位”交接班制度,真正做到“人人都是管理者”,达到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目的,实现了职工行为达标。

2018年5月,鄂庄煤矿顺利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验收。

文化统领职工安全意识

该矿总结提炼独具特色的“孝爱”安全文化:实现安全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对家人最大的关爱;管好安全就是对企业最大的忠诚,对社会积德行善。

以“孝爱”安全文化铸塑职工安全之魂,将其宣贯有机融合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以“孝爱”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区队长、党支部书记带头“班前会上说孝道”,确保了“孝爱”安全文化的落实落地。

他们实行“亲情化”管理,每月该矿领导都要到承包区队参加“民主恳谈会”,与干部职工面对面谈心交流,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

在安全管理中坚持“万一”观念,凡事想在前、做在前、处理在前,确保现场安全可靠;始终保持一种“归零”意识,天天视为零起点,处处实现零风险,事事保证零失误,保证安全零事故。

“只有抓好安全,生命健康才有保障,才能对父母尽孝,对家人尽责,才能更好享受生活。”该矿获得过山东能源劳模、集团公司劳模的采煤项目部经理张恒圣说。

职工培训融合创新创效

该矿注重抓好基础教培,各专业上大课等培训教育机制进一步完善;各单位积极开展井下现场教学,提高职工动手能力;定期考试,严格奖罚,职工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通过技术比武,提高职工业务技术和综合素质;加大基层岗位、一线人才培养力度,积极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打通晋升通道,让实干者有舞台、能干者有地位。

该矿建立完善创新激励机制,以“创客中心”为平台,在科技创新上出实招,下实功,求实效,为生产经营转型升级取得更佳效益提供了源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山东能源,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827,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 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