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的修理兵,走进“铁甲神医”的日常生活

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没有特种兵的强悍武艺;没有侦察兵的敏锐技能;没有炮兵的威武雄壮;更没有仪仗兵的英姿飒爽,他们成天与机械工具、油污尘土打交道;以后勤支援为宗旨;以恢复装备战技术性能为己任;以保障打赢为目标,他们被称为救死扶伤的“铁甲军医”、“装备专家”,他们,就是“不起眼”的修理兵。

对于修理兵你了解有多少?他们身上有怎样的故事?他们身怀怎样的绝技?今天,带你走进西部战区陆军某部直属保障大队,了解下修理兵的日常,看看他们如何助力保障打赢,做到“药到病除”!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工程兵的日常,当遇坑填平,天堑变通途的工程装备“罢工”了该怎么办呢?在一次高原演训中,一台挖掘机一声不吭地“卧”在了训练场上,任凭驾驶员使出浑身解数,它依然“我行我素”“撂挑子”了!

四级军士长李孔龙赶到现场一看,乐了:“这老伙计难道还‘高原反应’了?别急,我保证五分钟让它吭哧吭哧动起来。”

在一番忙碌过后,只见满手油污、满身泥土的李孔龙从车下爬出来,一张大花脸笑嘻嘻地说道:“没啥大问题,就是液压浓度变稀,安全阀压力失衡,导致动力不足……”就这样,这台“老黄牛”再次焕发“干劲”工作起来!

坦克,具有极强打击能力和越野能力,钢铁之躯被誉为精兵悍将的“陆战之王”。在一次训练考核中,一辆坦克突然转向制动失效,可把驾驶员吓出了一身冷汗。

装甲维修组组长王理想听到情况后,立即带领两名修理员赶赴现场。和驾驶员交流后,王理想笑着说:“应该问题不大,我先检查检查”。于是,王理想带着人钻车厢爬车底,经过一番排查与分析,成功将故障排除。

雷达做为战场上的“千里眼、顺风耳”,假如在战场上出现问题,那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在一次在巡修过程中,某型雷达操作手告诉维修雷达的粱技师:“三天前,训练回来后,我操作的这部雷达方位工作都正常,但始终无目标显示,这是咋回事?”

梁技师听到这个事情后,立马着手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测试,一脸严肃:“问题不是那么简单,有点棘手,给我点时间”。

于是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梁技师每天铆在学习室,身前桌上放着如山的资料,每天加班到深夜。就在第四天下午,胡子拉碴黑眼圈的梁技师终于出现了,叫了几名同志随他去了雷达车,晚上也没回宿舍就寝,第二天雷达车门一打开,雷达操作手上车检查发现,故障全部消失,各项性能恢复正常。

信息指挥控制系统就像人的大脑和神经,轻易不会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就不是简单的问题了。前不久系统维修技师魏小康同志就接到这么一个任务,某型装备系统计算机开机无显示,接到任务的魏小康,马上对该装备进行一系列的“望、闻、问、切”,结果还是“无从下手”,这可愁怀了魏小康,战友们安慰他:“实在不行返厂吧”。

就在某天熄灯就寝后,魏小康像打了鸡血般从床上跳起来:“我找到方法了!”就这样,白天到修理工间,晚上加班,休息时打电话请教工厂师傅,一个多礼拜后,他竟然奇迹般地将设备修好了。

枪是军人的第二生命,也是最基本的战斗武器,要是在战场上枪出现卡壳,对军人来说那可是致命的问题。在某装步连,连队军械员向轻武器专业巡修人员诉苦:“班长,你帮我看下这只手枪老是卡壳,一直以来都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可愁死我啦!”

军械技师张果拿起枪,几秒钟分解完毕,拿起一个小部件看了下,随手摘下身上挂的钥匙链,用一个掏耳勺就把问题解决了。

“好了,下次保养记得这个地方的孔里一定要兼顾到。”接过枪的军械员一脸的怀疑。这就好了?在后来的第四天,那位军械员兴冲冲地跟张果班长说:“张班长太厉害了,今天上午实弹射击过程中,枪再也没卡壳过……”

这就是我们的“铁甲神医”——修理兵,在装备修理的“阵地”上,他们被战友喜欢过、信任过、感激过;也被误解过、怀疑过和抱怨过。当战友们看到故障被排除,装备焕发新活力时,战友们除了对他们竖起大拇指,还有深深的敬佩和感激之情。他们是强军路上的助推器,致敬——修理兵!

你们辛苦了!

(解放军 客户端·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