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的特种冲击桥
轮式机械化桥虽然解决了重型装备克服河川及沟壕等方面的问题,但由于其没有装甲防护和自卫武器,抗打击能力差,很难在敌火力威胁下作业。同时,由于无论是轻型还是重型机械化桥的桥车,普遍采用的是卡车底盘,越野性能一般,不适合与坦克装甲部队一起行动。因此,1960年代中期,在59式中型坦克刚装备部队不久,我国装甲部队就决定研制坦克架桥车。
应该说,坦克架桥车也是属于机械化桥这一大类中,是一种带装甲防护的突击性机械化桥,因此部队中又称其为“突击桥”、“冲击桥”。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使用的“狼獾”冲击桥、M60冲击桥和“奇伏坦”冲击桥伴随部队铁甲滚滚,在确保美英联军快速机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作战部队快速越过伊科边境大量防坦克壕沟和伊境内幅宽较窄沟渠的主力工程装备。当前,美、英、法、日、印等国军队均装备有重型冲击桥,其中美军“狼獾”冲击桥是外军冲击桥的典型代表,车上装有21世纪部队旅和旅级以下作战指挥系统模块等数字化装备,是美军数字化机步师的主干工程装备之一。克障宽度达到24米,架设时间不超过5分钟,通载能力为70吨,最高行驶速度达72千米/小时。
目前,中国军工部门已经研制生产出了性能优越的84式坦克架桥车,该车使用79式主战坦克底盘,已经广泛装备于我军装甲部队,为装甲部队的通勤保障提供了有效支撑。近年来,我国又在96式主战坦克底盘的基础上,研制了承载能力更强、装甲防护能力更好的GQL-410重型冲击桥;在09式轮式装甲车底盘基础上,研制了用于轻装机械化部队使用的轮式轻型冲击桥。
84式/WZ621坦克架桥车 上世纪60年代,中国装甲兵已经意识到坦克架桥车是坦克机械化部队必不可少的一种工程保障车辆,急待研制、生产装备部队。于是装甲兵正式下达设计任务给五机部60所,要注意的是坦克架桥车的研制是由装甲兵发起的,而不像轮式机械化桥的使用部门是工程兵。60所接到任务后,最初设想是研制一种类似于MTU-34坦克架桥车那种的剪刀桥。为此,60所主持设计了桥长18米、机械传动、机械架设的剪刀桥,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进行样车试制。
60年代中后期,军工部门舍弃了剪刀桥设计,决定研制苏制T-55坦克底盘基础上的MTU平推跳板式坦克架桥车,并于1960年代后期提出了桥长18米、液压机械传动、平推对接连桥方式架桥车的设计方案。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研制工作被迫中断。1970年,装甲兵司令部将坦克架桥车的研制任务从60所和617厂转给了6409厂,先后试制了2辆样车,完成原理性样车研制工作,并进行了试验和表演。1979年春夏,国防工办、国家计委和五机部,再次决定将坦克架桥车研制任务交给541工程,后改称541总厂。
“珍宝岛”事件后,中央军委常规兵器领导小组提出要在三年内建成生产5 000辆坦克的生产基地,决定分别在晋南和石家庄地区兴建“541”、“542”两个大型工程。其中541中型坦克厂工程选址在晋南闻喜、绛县一带。基本建设从1970年5月开始,到1985年541工程的锻造厂、铸造厂、冲压厂、机加厂、总装厂、稳定器厂和电厂等7个分厂陆续竣工投产。541总厂生产过坦克架桥车、59-1中型坦克、69-1中型坦克、双37自行高炮底盘等。
1979年,接到坦克架桥车研制任务的541工程指挥部,决定由下属5409厂进行研制工作。11月2月,5409厂试制出了1辆坦克架桥车初样车。直到1982年5月,两辆以79式坦克底盘为基础车的正样车交给了装甲兵进行定型试验。1982年7月至1984年9月,两辆正样车进行了高寒、高温潮湿、常温三个环境下的定型试验,取得令人满意的试验结果。1985年1月被正式批准设计定型,命名为“84式坦克架桥车”,亦称84式坦克冲击桥。1985到1987年,经过小批量试生产后,进行了进一步改进,随后开始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成为坦克装甲部队的制式工程保障装备。
84式坦克架桥车由坦克底盘、桥体、作业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架设机构、工具及备品箱等组成,主要用于敌火力威胁下快速架设单跨桥,保障坦克及其他车辆克服防坦克壕、断崖、沟渠、小河流等障碍。其主要特点是越野能力强,防护性能好,作业时采用双节折叠平放平推对接式的桥体,架桥和收桥全液压传动,作业操作程序控制,整个过程机械化程度高,架设与撤收迅速可靠。
84式坦克架桥车采用79式中型坦克底盘,装甲稍微削减,但仍具有可观的防护力。为了布置架桥系统,对79式底盘进行了适应性改进。车体内部划分为驾驶室、乘员室和动力传动室。在车体上安装了桥梁支座,驾驶室安装了电气控制系统的操作控制装置,中部乘员室内安装了作业液压系统的相关设备和通讯设备。车内乘员3人,分别为驾驶员、车长及勤务员,并配备有1挺7.62毫米班用轻机枪和1 500发枪弹及20枚手榴弹,具有一定的战斗能力。
平时2个各长9米的半桥体上下叠置在坦克车上,每个半桥上分为2个桥节,每个桥节有主桥、副桥、桥面系、导轮轮槽、凸凹连接机构。主副桥采用箱式结构,由高强度低合金钢焊接而成。两桥节的连接为平推式对接,桥宽可调整。同时,该桥可以从任意一端进行收放,所以上下两个半桥采用同样的结构,叠桥时可以互换。
架设作业时,架桥车迅速前行到架桥地点,驾驶员操纵架桥控制机构使叠在下方的1个半桥体伸出,尔后通过架设机构、液压驱动装置、电控系统,由连桥机构将两个半桥连成一个整桥体,并由液压系统将桥体送入对岸。当桥体搭接到对岸后,再由液压系统将桥体放下,架桥车离开,桥即架好,整个架桥过程3~4分钟就可完成。虽然桥长18米,但考虑到桥体两头承重段,则桥梁架设跨度为不超过16米,最大桥宽3.2米,桥体额定承载量为主桥40吨,副桥承载量为8吨。完成保障任务后,撤收也十分方便,架桥车从桥上开过去,从另一端将桥收起,可继续随部队行动。
该车采用与79式中型坦克一样的12150L-7BW柴油机,最大行驶速度为5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420千米,最大爬坡度25度,越壕宽度为2.7米,涉水深度1.1米。
84式坦克架桥车从1985年开始一直生产到1992年底,已经成为我军装甲兵当前最重要的工程保障车辆之一,并实现了对外出口。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