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来潮造个航母?德国海军可不知有齐柏林一级航空母舰

1941年5月26日晚,已经多处受损的俾斯麦在被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的鱼雷机击毁方向舵后,遭到了英王乔治五世和罗德尼两艘战列舰的围攻,最终于5月27日沉没。毫无疑问,这一次行动中英国皇家海军的“胜利”号装甲航母与“皇家方舟”号航母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使得德国海军不得不检讨自己在发展海上防空力量方面的短视。

皇家海军舰艇上拍摄的被炮弹激起的水柱包围的俾斯麦号

尽管1935年德国海军在执行雄心勃勃的Z计划时便已经开始了航母建造,但是德国自1918年以来,对于航母的建造经验只停留在未能建成的“航空母舰I号”上,而这近20年来,航空母舰技术已经在英美日不断探索下快速发展,已经不能和当初船体上搭个机库,再铺上飞行甲板的时代相提并论。经验的有限加上战败后造船业的受到限制,“A”号舰和“B”号舰的建造进度都十分缓慢,到1940年,更是由于战争爆发的实际需求使得两舰的优先度被调到了最低。

以大规模扩张德国海军规模为计划的Z计划,其中为计划建造的齐柏林级航母和H39型战列舰

而1941年5月的这一课,使得德国高层又看到了航母的需求。除了续建已经接近完成的航空母舰A之外,德国海军又提出了把已经完成的中型战舰船体和可供改装的邮轮、运输船船体改装成航空母舰来在短时间内建立一支堪用的航母部队。这其中便包括已经完成了95%的希佩尔海军上将级巡洋舰四号舰塞德里茨。

在不莱梅船厂建成的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型巡洋舰四号舰塞德里茨

塞德里茨本来也是作为恢复德国海军实力的Z计划一部分,到战争爆发前已经只差栖装完成即可入役。但无奈计划赶不上变化,“元首”急不可耐的在1939年入侵了波兰,使得英法两国同时对德宣战。因此德国主要的工业产能必须让位给扩充中的陆军,同时海军建设也必须以切断英国海上交通线,削弱英国战争潜力为重点。

从空中拍摄的改装成航母前的塞德里茨,可以看到完成度已经很高。

正在拆解上层建筑的塞德里茨,假如其没有被选为改装航母,即可作为重巡投入战斗

为了将塞德里茨改装为航母,她首先被削平了上层建筑,并在上面搭建了机库和飞行甲板,到1943年时,她已被改名为威悉河。为了方便空中管制,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建造工时,威悉河安装了一根高耸的单桅,这也成了威悉河最标志性的识别物。除此之外,威悉河也同样安装了液压弹射器和起吊机构,这说明该舰同之前的航母计划一样,既准备搭载舰载机,也可以收纳水上飞机。

威悉河在改装中没有留下图片,只能依靠其改建图纸还原其外观

尽管威悉河的改装十分顺利,但是其舰载机却是个老大难问题,一方面,德国没有经历英美日在间战期间那种海军航空兵和独立航空兵之间的管理体制变革期间的冲突与冲突协调,而戈林作为空军统帅,同时政治上有着巨大影响力,加之德国空军在战斗中急需飞机补充,因此属于海军指挥的航空队一直无法编成。被建成之后,威悉河又遭遇了巴伦支海海战挫折后,希特勒要求退役所有水面大型舰艇这一情绪化的指示,因此在1943年6月后,威悉河一直待在柯尼斯堡,直到1945年1月,苏联红军俘获了这艘已经屡受空袭和德军撤退破坏的船。

作为战D系6级航母登场的威悉河,其桅杆十分显眼

有 友做的威悉河桅杆梗图

苏联红军在俘获这艘改装航母后,将其拖回了国内海军基地对其进行了仔细检查,将其可用于修复吕佐夫的零件拆下,其余部分作了 废处理。这艘纳粹海军“三分钟热度”的改装航母,最终走完了其壮志未酬的一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