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枚钢筋接头让小民企频接大订单
阅读提示
历经艰苦的攻坚之路,依托产品质量、工法技术的明显优势,一家年轻企业研发的锥套锁紧钢筋接头成功打入国内外市场,并应用于几十项工程项目,以独特优势让企业在行业里占有一席之地。
福清核电站、天峨龙滩水电站、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虽然诞生仅10年,但青岛建祥集团研发的独创性产品——锥套锁紧钢筋接头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几十项工程项目,无论是产品质量、工法技术还是环保安全均得到业内高频点赞。
日前,中铁五局设计院更是主动与这家民营企业对接表达合作意愿,表示锥套锁紧钢筋接头可以减少20%~30%钢筋使用量和人力时间,有效降低成本,计划将产品编入工程设计方案。
“砸锅卖铁”研发出的产品
追溯锥套锁紧钢筋接头的研发过程一定少不了一位核心人物——时任建祥集团副总经理,王新民(已故)。
王新民是农民工出身,因为有着多年一线施工经历,对建筑中使用的钢筋连接技术的弊端了然于心,发明一款操作简单高效、质量稳固可靠、使用安全环保的钢筋接头,减少建筑工人的操作难度和企业成本,是他长久以来的愿望。
这一发现令王新民兴奋不已。2010年,在几乎没有任何资金技术支持的情况下,王新民毅然成立了青岛森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作为产品研发基地。
然而,前期的道路却并不顺利,因为没有技术标准可供参考,王新民带领团队进行了上万次尝试,投入几百万元、消耗几十吨材料设计出的产品,仍被专家团队评定为:反复拉压测试很难达到要求。
“这对产品来说几乎是致命的弱点,说明我们之前的工作全都白做了。”该公司产品技术部负责人赵虎峰谈起当时的困境仍眉头紧锁。
当时,一位来自北京的评审专家曾劝王新民放弃,“这不是一个民营企业能做的事,国家专业科研机构都在这项技术上碰过钉子”。即便如此,王新民仍心有不甘,他向员工表态:“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研发成功,也会保证你们的收入!”
此后,研发团队开启了更加艰苦的攻坚之路。为了赶制试样,技术人员在没有任何采暖设备的“三九天”通宵熬夜加工试验件;为了精准掌握试样的测试状态,技术人员背着四五十斤的试样往返于北京,肩膀磨出了一道道血泡……
一年后,全新的产品研制终于“出炉”:新产品连接件结构组件由13件减少到5件,主要受力件由空心螺柱和螺母换成了锁片,操作方式由螺纹拧紧优化为轴向压紧,实现了预期设想。
2013年,锥套锁紧钢筋接头得到相关检验机构的认可,并获得北京机电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机械总院的好评。
四大优势“征服”客户
做好准确的市场定位,并采取有效的行动,锥套锁紧钢筋接头以独特优势让企业在行业里占有一席之地。很快,公司接到了第一个大的合作项目——广州虎门二桥主塔工程。
小企业频“降”大订单
虎门二桥主塔工程项目的成功为公司打开了订单大门:两年内,公司先后签订十余项订单,这其中不乏国家重点工程和标志性项目,竞争对手也多是国际知名品牌。
据赵虎峰回忆,2018年福清核电站项目竞标时,他们的竞争对手是法国德世达钢筋接头。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团队先是在法国BAM实验室进行撞击测试,通过国际认证得到客户、特别是法国技术方认可,随后以低于德世达1/2的价格优势成功中标。
随后,在具体的项目应用中,锥套锁紧钢筋接头的优势再次凸显,传统的钢筋接头因为需要焊接等工序,必须预留4~5米的洞口供作业人员进出,工程结束后再进行封堵,而锥套锁紧钢筋接头操作便捷无需预留洞口,这样一来,不仅减轻了作业人员的施工难度和劳动强度,还为客户节省了封堵成本。
洛阳地铁一号线桩基施工则是主动寻求合作的项目之一,因为地铁施工地点位于市区,传统焊接连接产生的烟尘和辐射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生活。锥套锁紧钢筋接头不仅无需焊接,还将下桩时间从10小时缩减到35分钟,提高工效的同时降低了塌壁风险。现场作业人员多次向公司技术人员竖起大拇指:“你们的接头不仅操作方便容易上手,还省去了我们焊接的工序!”
如今,公司已经研发出5代钢筋连接产品、6代配套连接设备以及若干施工辅助配件等产品,施工质量、施工方式、安全环保等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不久前,中铁五局设计院与公司对接,希望在即将展开的川藏铁路项目中使用锥套锁紧钢筋接头。
“锥套锁紧钢筋接头完全符合恶劣环境对产品的严苛要求,便捷高效的操作方式可以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时间,减少恶劣环境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设计院技术负责人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