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从突破到深化,从推进到提升,从增效到强化攻坚,7年狠抓重大项目不动摇。3月10日,常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重大项目强化攻坚年”动员大会,“突破”态势正扑面而来。全省240个重大项目中,常州入选28个,其中产业类22个,位列全省第二。 向前是涅槃,向后是平庸。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激励全市上下主动跳出舒适区,把疫情控住、把经济稳住仅是“双胜利”的及格线,用实干回答省委省政府赋予常州“三个走在前列、一个积极探索”的重大命题,勇争一流走在前列,才是应有担当。
从明星企业看明星城市成色
工业明星城,明星今何在?从昔日的灯心绒、手扶拖拉机、化纤、收音机、玻璃钢、自行车、照相机等十“龙”齐舞的产业链矩阵,到如今高铁、光伏、电缆等国家产业名片,常州大刀阔斧推进制造向“智造”转型,拥有行业隐形冠军200多家,100多只工业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或领先水平。工业强基工程项目数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居全省第一。齐家滨历数常州版图上的明星企业基因,那就是坚守实业、对标一流。上上电缆不图“赚快钱”,50余载专注一件事,把产品做精、做专、做到极致,从一个无名小厂,成长为线缆行业“中国第一、世界第七”的大型企业。恒立液压始终坚守主业不动摇、转型不转行,经过30年发展,成为国内液压行业标杆。“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让“常州制造”成为高质量、高品质的代名词。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华利达集团响应号召临时转产防疫物资,江苏环亚火线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基建狂魔背后的常州力量,是常州企业对“达则兼济天下”的担当。 从大会的表彰名单看,足以检验常州工业明星城市的成色。113个中国驰名商标、列全省第二,中天钢铁、百兴集团、金昇控股等8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车戚研所、天合光能、上上电缆获评中国工业大奖,筑起工业智造明星城现代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瑞声科技从南京大学物理所一个产学研成果起步,到产业规模500亿元的产业化小镇,已成长为世界最大的声学元件制造商,正从配件供应向垂直整合、极端制造、服务型制造转型。以瑞声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为龙头,武进区正在构建“研、创、用、展、游”五位一体的“智慧感知+”产业链,打造具备全球顶尖技术创新能力的产业发展集聚区。预计到2025年,科技小镇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从攻坚点看明星城市着力点
项目是经济发展主抓手,是转型跨越的硬支撑。集中开工的项目,不仅要保持投资力度,更要展现常州速度。在常州高新区,合全新药、启赋安泰(科泰思)等4个2020年省重大项目已全部开复工。 聚焦产业链攻坚,全产业攻坚、新经济攻坚。常州市发改委主任汤如军说,不仅要推动更多“从0到1”的创新,更要从产业链建设加快升级成产业生态圈建设,构建互相匹配切合的企业群、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圈,从而使生态链、产业链上的物理集聚迸发出化学反应。 化危为机,追加投资26亿元,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董事长戎蓓介绍说,“企业实现了从关键零部件到系统总成质的飞跃,首款主要产品七速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箱DCT280已量产下线。龙头企业的虹吸效应初步显现,企业牵头成立了江苏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产业创新联盟,与省内外48家动力总成重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齐步走。 过去15年是消费互联 的时代,而未来15年将是产业互联 时代。常州更加注重用“互联 思维”去思考问题、组织要素、集聚资源。从此次新设的表彰类别——“三新经济示范单位”看,常州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万邦德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利用互联 平台实现数据智造的企业崭露头角,拥有新经济“燃料”的常州号列车,正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天正股份搭建的“工业大数据金融服务平台”,连通全国3.4万台设备、2.2万家企业,为1200多家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星星充电运用“互联 +”,已成为全国前列的充电桩运营商。以往在创新型经济并不占优势的天宁,靠着互联 思维的超前谋划和抓铁有痕的钉钉子精神,“三新”经济形成气候。航天云 落户后,成为辐射长三角的区域性工业互联 平台,已集聚40家星级上云企业、50家生态链企业。天宁区委书记宋建伟表示,抓牢重大项目这一龙头,抓牢三新经济这一核心,抓牢科技创新这一关键,抓牢营商环境这一重点,为“冲刺全国综合实力五十强”积蓄动能。
在对标一流中争当一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