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泰和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开展智能化技改,研发特高压国外垄断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在泰安市泰和电力设备有限公司高压总装基地,组装零部件、压簧、二次配线、产品出厂测试,各个工序有条不紊;在公司特高压输变电电力设备的生产基地,各种国外的先进机器飞速运转,整个车间里工人却不多见,各种输变电配套设备产品整齐摆放。

在基地走廊,排满整个展板的4月份订单催人奋进。“近年来,我们研发出了特高压国外垄断性产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攻克‘卡脖子’技术,为多项国家重点工程提供设备和服务。”谈起在特高压领域技术方面的突破和成绩,泰和电力集团董事长张树民自豪地说。

图为公司员工在组装输变电配套设备产品

因势而动,奋发向上,2008年,泰和机械厂转型,进军输变电领域,改革产业机构,引进研发人才,相继研发成功了110KV高压开关核心驱动产品、隔离电动机构、接地弹簧机构等产品。2011年,公司更名为泰安市泰和电力设备有限公司。2013年,公司加大国外市场开拓,和韩国开展合作,自主研发单电机三位电磁制动系统。2019年,公司投资15000万元建设“中韩智能装备产业园”,增设高端智能设备,产能递增150%。

图为公司员工操作自动端子机

依托公司先进的生产设备,当前,公司生产的高压输变电配套设备、智能成套开关设备、高压 GIS 配套产品等广泛用于国家电 、南 、铁路、通信、航空等高压、特高压变电站项目中,遍布全国各地。

随着参与国家多项重点工程,公司逐步加大了向高端产品迈进的步伐。“在和客户接触中,我们了解到,国外的液压驱动装置产品价格高,且一旦出现了问题,售后周期长。为突破这一瓶颈,向高端产品迈进,2020年,我们立志研发液压驱动装置,攻克‘卡脖子’技术。”张树民说。

“长期专注才能领先,科技创新永远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法宝。”张树民说。在展台上,一件控制阀体让张树民驻足。他说这是公司近期从日本买来的产品。“买来后,我们的研发团队立刻对它进行‘解剖’,哪怕是小到一颗螺丝钉,我们都要仔细看看自己的产品到底差距在哪,科研就是要精益求精。”

图为公司员工在智能加工中心开展工作

图为液压碟簧操作装置的核心元件工作缸

从“输入”到“输出”,泰和电力积厚成势,积极响应国家“双循环”战略,与瑞士ABB、韩国晓星、韩国帝龙、印度BLHT等在国际有影响力的电力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产品先后出口到德国、韩国、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15多个国家及地区,年生产各种电力设备达45000台。2021年,公司实现了产值4.6亿元,营业收入1.5亿,实现利税8500万元。

乘势而上,科创不止步。张树民说,2022年,公司还将致力于研发特高压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这是变压器核心开关装置,国内这个产品目前还完全依靠德国MR公司和瑞士ABB公司,此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和研发生产的意义。”张树民说,公司预计投资4亿元,新增土地6万平方米扩建中韩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周期为三年,预计达产后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

“如今,泰安开启了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新征程,强力推进产业链发展,这将给我们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张树民说, 从泰和电力自身发展来看,近年来也在积极开发当地的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鲁能泰山高压、泰开电力、都是泰和电力的合作企业,泰开电缆、泰开铸造又是其供应商。“下一步也我们盼望在当地政府的引领下,与本地企业加深合作力度,拓宽合作项目,同时把供应商从外地转移到泰安本地,助力本地经济的发展。”

“在泰山区,不少中小企业像泰和电力这样,通过创新,实现了由小到大、由专到精。”泰山区工信局副局长王荷说,泰安市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吹响了泰安高质量发展的号角,泰山区将全力培育像泰和电力这样的输变电企业,围绕着数智化、生态化,着力突破特种变压器、智能一体化配电设备等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助推高端装备制造升级,促进企业从单纯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延伸,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输变电设备研发制造产业集群。

ID:jrtt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