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麦屿街道把经济发展作为跨越发展的主线,深入开展扶工助企,在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同时,以“扩中”“提低”行动为抓手,鼓励勤劳致富,拓宽企业员工增收渠道,打好共同富裕组合拳。
“目前,大麦屿街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拥有实现共同富裕的底色,而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如何有效‘扩中’‘提低’是关键。” 大麦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许默表示,街道致力于引导企业探索、创新、完善分配调节机制,不断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升共同富裕幸福内涵。
如今,在大麦屿街道,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已经率先行动起来,聚焦“扩中”“提低”,认真谋划,主动作为,积极助力玉环创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市”。
浙江雅迅眼镜有限公司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之一。
“现在客户下了订单以后,我们就给他们提供一个账号。根据这个账号,他们可随时进入我们企业的ERP系统查看订单进度。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不管出现任何问题,我们都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雅迅”总经理杨益元介绍,数字化改造让企业从传统的人工统计数据中解放出来,降本增效,从而实现沟通简捷高效、决策实时精准,大幅提升了企业的响应力、服务力和竞争力。
数字化改造做大了“雅迅”的“蛋糕”,而在“切蛋糕”时,公司更加注重向一线员工倾斜,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助推企业的创新发展。
“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公司和员工‘共富’了。”杨益元介绍,“雅迅”生产成品眼镜,有很多工序原来需要送到温州、坎门等地进行外协加工,存在交货时间无法保障、产品质量不可控等问题。如今,在公司内部成立生产线,不仅使这两个问题得到解决,还提高了员工的收入,降低了生产成本,招工难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和“雅迅”公司一样,浙江澳川液压器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们也享受到了企业和员工“共富”的红利。
“我现在除了工资以外,在公司里还有好几份收入呢!”“澳川”的行政负责人李英介绍,她作为公司的持股股东,每年可以享受分红,而且公司实施降本增效奖励机制,对员工提出的改善创新和合理化建议予以奖励。目前,一些“金点子”已经付诸实施,比如鼓励员工拼车上下班,公司对车主给予油费补贴;又比如,员工帮公司的办公楼招租成功,也会获得提成。此举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共同富裕的直接参与者、积极贡献者和共同受益者。
“澳川”董事长刘至安介绍,“澳川”公司于2018年通过股改后,实现了真正的股份制。该公司专门成立了澳银资产管理(台州)有限公司,作为员工的持股平台。“当时大麦屿街道向我们宣传了股改政策,还派专人提出对策,特别是在政策咨询与业务指导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让我们的股改之路得以顺利进行。”
“我们公司的宗旨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只有让员工腰包鼓起来,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刘至安说,除了高管入股制以外,该公司目前还推行了车间承包和合伙制,既提高员工的收入,又提升了公司的生产效率。
据刘至安介绍,车间承包制是在原来产品单价上再加15%的利润,将车间承包给员工,成立生产小组,而承包的负责人可以自行招聘手下员工。目前,该公司已有20组生产小组。合伙制是由公司出资70%、员工出资30%,成立冷墩、热处理、锻打等项目,取代外协加工。
“车间承包和合伙制模式在大麦屿街道的探索,使员工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这就是‘共富工厂’。”大麦屿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苏航表示,企业不仅是企业主的“家”,也是员工的“家”。企业着眼长远,通过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一步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助力共同富裕迈上新的台阶,最终成为共同富裕的受益者。
大麦屿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海亮:
“我们将继续积极引导辖区内企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健全完善分配机制,鼓励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岗位分红、股权激励和车间合伙人等机制,努力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切实发挥好‘扩中’‘提低’对共同富裕的牵引带动作用,培养出更多‘共富工厂’,为玉环市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市贡献大麦屿力量。”
通讯员:茹冠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