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权威的军事图书出版机构
用阅读铸造军迷的作战空间
后续精彩不断
颜值和实力真的有关联么?B-52强势打脸!其依靠四组分别吊装于两侧机翼之下的八台发动机、自动起落架和翼尖轮,硬生生地挤进了丑男俱乐部,然而,凭借着出色的性能,使得B-52在战场上犹如一个堡垒般的存在,就这样“同温层堡垒”诞生了。
用老当益壮来形容“B-52”我想再贴切不过了,即使是最年轻的B-52轰炸机到现在也已经服役45年了,“同温层堡垒”是美军最古老的现役军用飞机。曾经有一位美国空军飞行员名叫沙恩·“马格纳姆”·怀特尔,他曾驾驶B-52共计飞行了1300个小时,他讲述了B-52的现代使命:“它的任务大部分都是空对地的任务。这包括核武器、战略进攻、阻截、近距离空中支援、攻击航空火力(轰炸机场)、和平时期非战斗的援助(发放传单)和军舰布雷等。
由于洲际弹道导弹(ICBMs)变得越来越重要,B-52轰炸机承担了发射武器的任务,例如,发射喷气动力的AGM-28“猎犬”导弹。
B-52飞机由于其非常规的外观使得其机务人员称之为“丑陋的大胖子”。该“胖子”可容纳多达10人,但是额定机组人员只有5人。虽然“同温层堡垒”是一个操作起来异常复杂的武器系统,但是驾驶舱内的每一个飞行员有各自负责的领域,个个都有专攻,这就使得飞机的性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如今“同温层堡垒”的驾驶舱与其原始设计仅有轻微的不同之处。关键的区别在于,每个飞行员现在都配有一个显示屏以帮助完成低空任务。
实际上,在过去的数年间,B-52已经进行了各种更新,使其性能提高了不少,即便如此,它仍旧缓慢,并且操作起来有点沉。例如:控制面板与轭架或舵踏板之间并不是机械连接。相反它们都采用专门为飞行员设计的有人工感觉系统的液压驱动。然而,在这个系统内也有一些沉重的跃动,导致飞行人员不得不用很大的力量来控制。例如,控制满舵需要大约200磅力(900牛)的力量。
由于“B-52轰炸机是一架巨大翼展,非常大而沉重的飞机,这使得它有相当大的惯性。此外,它使用扰流器代替副翼进行横向控制,这极为缓慢。这也意味着飞机有反应延迟,不能像一架小型战斗机那样对输入的指令立即作出反应,飞行人员必须输入指令,并在指令的效果完全表现出来前将其撤销。例如,你想让飞机转弯、爬升,如果你保持着这些指令足够长的时间的话,那就已经‘过度操作’了,飞机完成相应的动作时必定已经超出预期。尽管如此,经验丰富的飞行人员依然有能力进行空对空加油,并能在驾驶飞机飞行时的武器瞄准度保持在精确到预期的0.1度内。”怀特尔这样总结道。
尽管“同温层堡垒”的服役时间很久,最短的也长达45年了,它仍保持着令人印象深刻的可维护记录和任务完成能力。在图中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架从迈诺特空军基地起飞的B-52上协助其升空的巨大襟翼。
“B-52的飞行包线如何?”怀特尔说,“它飞行包线下的面积非常宽广。这是一架空气动力学稳定的飞机,这也意味着在输入控制指令后,它会很快恢复到平衡的飞行速度。
尽管B-52轰炸机驾驶舱的外部尺寸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它还远远不够宽敞,仅能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B-52飞机上的天花板很低,所以飞行人员不能真正地站起来,因此当他们移动的时候不得不蹲下来,包括使用小便壶,这也是因为在冷战时期制造的飞机多是带着核任务飞行,没有人太在意舒适度而造成的。
B-52轰炸机开始服役时,它的起落架被列为机密,并被密切保护起来免人窥视。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这是第一架使用旋转式起落架应付侧风降落的飞机。它可以左右旋转20度,因此飞机可以以一个高难的角度降落。这种设计的部分原因是它巨大(56米)的翼展。如果飞行员试图以一个“低翼”的角度径直降落在跑道上,那么实际上飞行员几乎每一次降落都使用侧风航行起落架换挡系统,即使只有风力很小的侧风。在一些有5~8节的侧风(10~15千米/时)的特殊日子里,飞行员会设置为2~5度的侧航。充分利用20度航行,飞行员可以应付大多数情况下飞机的侧风降落。“丑陋的大胖子”(BUFF)另一个特点是有明显的俯冲起飞的姿势。
尽管B-52轰炸机的飞行质量和独一无二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让人叹为观止,但是该机型本质上仍是一架重型轰炸机。它完美诠释了这一角色。“实际上,该飞机有能力携带库存的所有类型的弹药:核炸弹和巡航导弹,传统的重力炸弹,制导和非制导集束炸弹,GPS制导炸弹,GPS制导巡航导弹,AGM-158联合空对地防区外导弹——这是一种新型的、高度精确的隐身巡航导弹,水雷和激光制导炸弹。在单程空载的航程约为8000英里(1.28万千米),满作战载荷的情况下则是5000英里(8000千米),同时该飞机能够无限地空-空加油。
相信M先生介绍了这么多,军迷朋友们不难会感慨,B-52可谓真的是老当益壮,如今的表现比初出茅庐时更胜一筹。
《驾驶顶级战机 从F-86到F-35》:詹姆斯·贝内特/著,薛蕾、杨静娜/译,薛晓/校,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