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31日23时5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太空,卫星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这是该中心2019年执行的第3次发射任务,也是中心第129次发射任务。
↑天链二号01星成功发射 郭文彬摄
“天链二号01星”是我国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将为载人航天器、卫星、运载火箭以及非航天器用户提供数据中继、测控和传输等服务。据了解,“天链二号”中继卫星系统在任务规划、系统管理、业务运行上相比“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系统取得显著进步,数据传输速率和多目标服务能力也有较大提升,将对提高中低轨卫星、载人航天器信息回传时效性、在轨运行安全性和任务实施灵活性发挥重要作用。
“天链二号01星”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01次飞行。
↑天链二号01星成功发射 郭文彬摄
现场:
一层层爬上塔架,连夜恢复维护塔架设备设施
2019年3月31日23时51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拔地而起,将天链二号01星成功送入到预定轨道。西昌发测站塔勤分队平台操作手尚猛与队友迅速来到热温未散的2号发射塔,开展射后恢复检查工作。
他们一层层爬上塔架,仔细检查每个平台操作箱、每段液压管路,每处机械部件的情况,在确保设备射后安全的情况下,快速开展塔架恢复工作。铺设安全 ,设置安装安全绳,为其他系统人员几小时后开展射后恢复工作提供前提保障。
↑检测
随后,他们还逐层对塔上的机械部件受损情况进行检查、梳理和统计,配合塔架维修人员对受损部位进行及时处理,确保设备设施状态良好,为后续该塔架任务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尚猛介绍说:“像这样连夜恢复维护塔架各种设备设施已成为常态,如果遇到下一次发射的火箭型号更改,射后恢复和调整的难度更大、工作量更多。”
↑尚猛与队友
背后:
去年17次发射任务,见证中国航天发展速度
据悉,尚猛所在的塔勤分队,管理维护西昌发射场的两个塔架。去年,西昌发射场共执行17次发射任务,创历史新高,多发任务并行推进,双工位交替发射,先后更替发射长征二号丙、长征四号丙、长征三号乙等多型号运载火箭,对发射场设备设施可靠性和射后恢复能力带来了严峻挑战。
高节奏快速迸发的中国航天发展速度,西昌追梦的脚步更坚定。“现有设备设施能不能满足高密度发射任务需求?”“从发射到保障,创新取胜还有哪些不足?”“应急保障能力能否经得起考验”……中心党委始终牢记嘱托,盯着发射谋保障,研究并行多发任务重点难点,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制定年度高密度保障方案和任务风险分析 告,有效应对了因产品质量、恶劣天气等因素带来的发射计划较大调整,推动中心综合发射能力不断提升。
“全体注意!重新进程序,我们进行一次模拟发射演练,此次的模拟飞行数据中设置多个异常数据,各系统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分析,立即上 !”下达口令的指挥员肖锋,正是中心总体技术室主任。
中心每一次航天发射圆满成功的结论都出自这个团队,他们自主开发整套评估系统,从手动评定到适应多种型号任务的人机交互式判读评定,通过分析成千上万遥测数据,掌握火箭的飞行状态通过分析入轨参数评定航天发射的成功与否。特别是通过分析蛛丝马迹的异常数据,为提高后续火箭发射可靠性提出改进建议。
创新:
十分钟内数据评估,实现一键式跟踪
“快节奏的航天发射速度,倒逼我们不断加强对飞行数据规律的挖掘,加强快评技术的自主创新,目前我们评估结果时间由15分钟缩短至10分钟以内,更快捷、更准确、更全面、更智能,是我们团队追求的永恒目标。”肖峰介绍说。
“我们现在可以实现一键式跟踪,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火箭跟踪测量工作……”刚来到中心西昌观测站,某型干涉仪设备组组长刘建滨就迫不及待地讲解他们的新技术。
两年前,该设备要执行一次火箭跟踪测量任务,至少需要9人全程配合,监控、伺服、接收机、副站等岗位缺一不可。而且,根据该设备的工作特性,需要提前将天线转到预定角度,待接收到火箭信号后,再由岗位人员操作转为自跟踪模式。是否满足自跟踪条件、是否跟踪正常,只能人为判断,很大程度上存在误操作风险。
“最复杂的部分是控制策略的确定。”回忆起立项之初的种种困难,刘建滨十分感慨。确定控制策略,就是要将文字转化为计算机语言,将人为操作转变为自动控制。
为验证一键式跟踪的可靠性,他们又开发出“数据回放”系统,将每次实战任务的存盘数据,重新输送到管理机,模拟实战任务状态进行联试。去年刚参加工作的周柯宏,已经成为某雷达组的“编程专家”。他编写的自动化指标测试系统,将原本的8个步骤操作简化为一键式操作,时间缩短近三分之二。
“科技创新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人才驱动创新发展,有力促进中心不断突破高密度发射连胜纪录。”中心主任张学宇介绍说,“中心广大科技人员叫响‘牢记嘱托接续奋斗,再接再厉再夺全胜’的战斗口号,用追梦西昌、奋斗西昌、奇迹西昌的意志力量,在打造一流航天发射场、建设航天强国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向祖国和人民交出完美答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