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操控配置解读 又是一篇深度好文

今天,棚子君豁出去了,准备拿出点时间和硬货,跟大家聊聊汽车操控配置这点事,ABS防抱死、制动力分配、车身稳定控制系统、陡坡缓降这些功能都在此次话题之内。再次重申,这是一篇深度好文!

也许很多人都曾遇到过,4S店里销售人员的口若悬河地忽悠他们家的产品有多麽多麽安全,这些配置又是多麽多麽主流、多麽多麽牛掰。总之,听他们的口气,过了这村没这店就对了。

而实际上呢,这些所谓的操控配置真的这么NB么?它们的实际作用是什么?实际价值到底有多少?我们马上来一起聊一聊:

ABS

ABS就是防抱死刹车系统,它又是被动安全系统中的一份子。这项技术说得简单点就是用来帮助刹车的辅助配置,它能够通过系统把车轮由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从而改善轮胎因单点滑动形成抱死状态导致车辆失控的现象。

当然,根据制作成本不同,ABS防抱死系统还分为机械式ABS和电子式ABS,前者专业词汇是液压气囊吸覆式ABS,它可以让车辆实现点刹的效果,但是调节方式不可改变,且需要驾驶员刻意配合,由轻到重的刹车力度才能够实现。

相比机械式的ABS,电子式由于电脑帮助驾驶员进行制动,因此对车主刹车力度没有任何要求,一踩到底即可轻松实现。另外汽车四轮不仅不会抱死而侧滑,还可以控制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ABS这东西现在太普及了,因此即便是在入门的菜鸟销售,也不会用防抱死来吹嘘自家的汽车产品,第一是这项科技说出来太LOW,第二是从2015年7月开始,国内连微面都已经强制安装ABS了。

制动力分配

制动力分配简称EBD,其实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ABS的加强版本,就比如你玩魔兽的时候,一个强输出的贼后面有个强力奶牛在做后盾,你说那个感觉爽不爽?

需要说明的是制动力分配系统同样是被动技能,系统会根据刹车路面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从而调整四个车轮的制动力,这样的调校会使刹车力度更加精准,车辆更为平稳。

车身稳定控制系统

凡是把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叫做ESP的大忽悠都是耍流氓,严格地说只有博世参与开发的电子稳定程序才叫ESP。其实除了博世,电装、精工、天合、大陆特维斯、德尔福在这方面也有着很高的造诣。

与ABS和EBD的被动技能相比,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的技能是主动被点燃的。它由传感器负责搜集车辆状态以及数据,ESP电脑马上干预进行预测,然后执行器开始介入,同时车内警示灯 警。

车身稳定控制系统最擅长的两件事。第一就是帮助转向不足(推头)的车辆补偿力矩,达到期望的转弯轨迹;第二就是帮助转向过度的车辆调整过弯姿态,保证正常轨迹行驶。

说到这项良心配置,美国在2007年就将其作为硬性标配并以法律形式展现出来了。而咱们国内,2006年的时候装有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的车型才占到3%。而现在,很多经销商不是强调这项配置有多麽安全,而是在大肆称赞它的高逼格,想想真的好笑。

陡坡缓降控制系统

陡坡缓降控制系统仅会出现在SUV车型上,因为去拿一辆轿车上坡下坡那一定是二傻的行为。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项配置只要靠刹车就能够轻松完成,这项鸡肋的配置没啥鸟用。

其实,陡坡缓降不仅能够保证车辆匀速下降通过角度大的陡坡,还能通过防抱死系统来协同制动,使车辆轮胎在失去抓地力时重新获得动力。说到底,它可真不是个面子工程。

众多”车虫儿”跟你一起侃侃”车背后的娱乐故事”

为你打造一个无法预知的世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