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蓬江产业园这一重大平台,棠下镇经济发展根基更加牢固。图为蓬江产业园一企业航拍。 |
一条绿水悠悠的西江,流淌千年而不绝,在她折头向南的臂弯里环绕着一片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之地,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
盛夏六月,这里一派火热景象。周郡码头纪念公园内,党员干部追寻革命先贤足迹,了解红色历史文化背后的内涵,传承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食牛 红村”五洞村内,牛美味让乡村振兴“牛”气冲天;蓬江产业园内,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现代化企业车间内,智能化机器代替人工,生产效率翻番;大街小巷,环境卫生整洁有序,奏响文明乐章……
西江边上,明珠闪耀。当下的棠下镇,入眼皆变化,处处是新景,散发着新生魅力。站在“十四五”的新征程上,棠下镇紧密结合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实际,高质量高标准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以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切实推动棠下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
实施动能提升、基础保障等工程
在大规模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的一线,棠下镇青年党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在现场协助维持现场秩序,引导群众登记信息,实时解答群众疑问,确保各个核酸检测点和疫苗接种点的工作秩序,
打铁必须自身硬。近年来,棠下镇以“大抓党建、抓大党建”的工作思路,强化党建引领,深入实施动能提升、基础保障、制度护航三项工程,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让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棠下镇也先后获“国家卫生镇”、“2020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乡(镇)”、“江门市基层党建示范镇(街)”等荣誉。
思想引领强化,筑牢政治建设的强大根基。基层“头雁”选优配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截至今年,棠下镇已完成26个村(居)“两委”换届工作。镇委党校设立榕树讲堂、老党员“流动党课”等多元课程,基层党员轮训率达100%。
制度建设提高治理效能,拓宽规范治理的阳光大道。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切入口,棠下镇让红色村周郡村焕发出新活力。目前全镇24个村、经联社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自2019年以来共实施工作法215次,讨论决定重大事项211项。
持续精准发力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目前棠下镇已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建立“三级书记”(镇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村小组党支部书记)同创机制。
聚焦高质量发展,棠下镇还选树典型标杆,打造带动发展的强劲引擎。依托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建成蓬江区首个镇级人才工作站,构建“一站办”、“上门办”、“专人办”的人才服务体系,已推动建成7个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集聚发展源动力。
产业优化
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入驻蓬江产业园的天地壹号,落户20年间建设4间厂,过去每年创造税收超2亿元。今年初,天地壹号牵手国内最大的易拉罐厂商——奥瑞金包装有限公司,完善供应链。
得益于良好的区位优势、优质的产业发展平台、完善的配套和服务,不少优质企业、重大项目争相落户位于棠下镇的蓬江产业园。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蓬江产业园新上规企业有2个,分别是美心食品和汉凯实业;在建项目有13个,其中天地壹号奥瑞金项目就在4月新开工;新投产项目有2个,分别是江门金鸿桦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集诚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优质企业与大项目带来新的发展动力,依托蓬江产业园这一重大平台,棠下镇经济发展根基更加牢固。截至今年4月,蓬江产业园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4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02.79亿元。
进入“十四五”,棠下镇强化项目储备,发展动能持续增强。2021年,蓬江产业园谋划项目41个。其中园区配套以园区扩园提质项目等为重点推进项目,工业投资以大长江、力丰、德信、万洋、联东U谷、峰宇实业、诚创液压、今科机床、禾康包装、吉华光电、雨田置业、金鸿桦烨、稻兴科技、嘉应工业园、顶益项目二期、海目星激光装备项目二期和天地壹号奥瑞金项目等项目为今年重点建设项目。
产业为脉,热潮涌动。接下来,棠下镇还将继续以城乡融合和产业集群作为重要的战略,主动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谋划项目创新发展,为蓬江区、江门市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文旅融合
实现华丽转身与精彩嬗变
赏美景,游古村,品美食……每逢假期,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良溪古村人头攒动,颇为热闹。今年,棠下镇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引来八方游客。乡村旺,游客来,村民在家门口吃上香喷喷的“旅游饭”。
西江悠悠,棠下锦绣。棠下拥有近千年历史被誉为“后珠玑巷”的古村落良溪村;有陈垣等历史文化名人资源;有三堡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文化资源;也有罗氏柑普茶、周家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凭借“美食+文化+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棠下镇打响了文化旅游的招牌,其中“五洞牛肉”成为享誉大湾区的美食招牌。
推动特色文旅产业发展,还要突出亮点特色。为此,棠下摸准镇内乡村的不同“性格”,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在“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打造村庄特色,打造出良溪村、石头村、周郡村、三堡村、五洞村、仁厚村、虎岭村、三和村等各具特色的村庄,推出别具特色的丰富的文旅产品。
红色文旅也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棠下镇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现有江门市红色村3个、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今年,棠下镇就深耕红色资源,将辖区内陈垣故居、三堡村革命烈士纪念碑、周郡码头纪念公园等红色文化点“串珠成链”,形成一条红色教育线路,供广大市民和党员干部打卡。
一线观
补齐乡村短板办好民生实事
今年,棠下镇虎岭市场完成升级改造并引进专业运营方进行运营管理,得到周边居民的好评。经营家禽档口的吴海清说:“搬进新市场,环境整洁,安全更有保障,生意更好。”虎岭市场服务周边虎岭村和三和村7000多名常住居民。升级改造后,虎岭市场环境卫生更整洁,也更能保障周边群众买到安全的农产品。
虎岭市场的升级改造,是蓬江区、棠下镇各级党委、政府补齐民生短板、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体现,也是棠下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人民为中心,减少安全隐患,改善和服务民生的重要体现。
今年以来,棠下镇结合实际,梳理并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各个部门、单位、村(社区)持续发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棠下镇妇联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最小单元“美丽庭院”的创建工作,组织巾帼党员开展“美丽庭院”美化改造实践活动,让一个“美丽庭院”扮靓村庄环境;蓬江法院棠下法庭以“三步走”办案思路,依法为“出嫁女”维权保驾护航,有效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认同感;周郡村实施生活垃圾清运一体化,全面改造9个垃圾收集点,利用监控录像强化卫生监管,新建垃圾中转站,强化村内卫生,全面提升人居环境……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实,成为棠下镇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实际成效的生动写照。
大道至简,行胜于言。接下来,棠下镇还将以务实作风为群众办好新一批民生实事,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学史力行强化时代担当,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动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老百姓的心里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