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北大荒最美的季节,黝黑的土地里散发着泌人心脾的稻香,金黄的大地上空飘动着幽远悦耳的机车声。红、黄、绿三色联合收割机在广袤的田野上穿梭往来,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好一幅秀丽壮美的风景画。这是黑龙江北大荒股份八五二分公司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稳产能、增效益”的工作主线呈现的喜人场景。
2016年,我国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给种植业结构调整带来难得的机遇。作为百万亩旱作农业第一场、九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的八五二,面对新形势和新的挑战,深深地认识到:只有主动作为、顺势而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八五二分公司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作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基本遵循,在改善结构、提高质量效益上下功夫,加法减法一起做,打好结构调整的“组合拳”。
调强“三元”种植
八五二分公司党政一班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传统农业成本上升、价格下降的背景下,立足我场场情、农情和粮情,在作物结构上,以犇犇牛业为龙头,发挥农牧结合优势,首次把饲草纳入种植业结构调整统筹考虑,由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调优,引导种植结构由“种植”向“养殖”上调整。
为促进粮经饲三元结构协调发展,分公司积极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2016年,种植燕麦、紫花苜蓿共计7800亩,成为垦区唯一一家成功复种燕麦及苜蓿的单位,此项种植技术的落实,可为现代奶牛示范场节省外购饲草成本300万元以上,为种植户增收240万元。
为把种植结构调整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效益,分公司由过去只注重“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压玉、扩豆、增稻、强经饲”的原则,大力压缩了玉米种植面积,使种植结构趋于合理,实现农作物总播面积119.11万亩,其中玉米面积34.9万亩,和去年相比调减36.5万亩,减少51 %;豆类面积61.1万亩,增加31.5万亩,增加106%;水稻面积22.1万亩,增加4.9万亩,增加28.5%;饲草饲料地面积1万亩,实现粮豆总产10亿斤,粮豆平均单产423公斤/亩。
八五二分公司通过种植作物、饲养奶牛,过腹增值,种植效益增产增效优势显著,从而形成了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调快“绿色”农业
今年,分公司在第四管理种养植的鸭稻,鸭子吃水稻地里的虫子,粪便可直接为水稻施肥,经过绿色生态循环模式,鸭稻种植结合效益可观。
八五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党政班子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讲话精神之后,深刻认识到:只有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用绿色眼光和绿色思维发展,放大山水资源的生态效应,推广复制绿色食品生产成功模式,让伫立在三大黑土带上的八五二能有一份“纯洁与宁静”,才能担当起保障国家粮食绿色安全的重任。
作为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示范单位的八五二分公司,主动担当起保障国家粮食绿色安全的重任,在八个管理区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工作。并从“三减”工作入手,为农业“瘦身”。分公司减少化肥的施用量,积极鼓励种植户施用测土配方肥,2016年,分公司生产配方8500吨,可施用面积达45万亩,减少化肥施用量900吨。推广水稻黄腐酸有机肥(200吨)使用面积2万亩,豆类有机、无机复混肥0.5万亩。扩大需肥量少的小粒豆、红小豆种植面积达28万亩,可比常规大豆种植减少化肥使用量30%。实现绿色、有机食品监测面积80万亩,强化全程投入品监管,实施“三减”示范面积3.2万亩,实现减化肥5%以上,减农药3%以上。同时,分公司还与浙江大学联合建立千亩水稻生态基地,并实现订单农业。
分公司将现代化农机作为“绿色”农业生产的保障,亚洲第一犁就是现代农机的“领头雁”,这台机械带有由法国格里格尔贝松生产的13铧液压翻转犁,秋收生产中彰显优势,该机械作业宽幅7.41米,根据田间作业环境可随时调节翻地入土倾角,使土壤后翻能力加强,整地“无缝对接”,昼夜翻地作业量达1600亩以上,是其它翻转犁作业量的3倍。一台台现代化农业机械让绿色农业“迎风起舞”。
调优“智慧”农业
2月25日,在第一管理区的“年年丰收” 店内好不热闹,几位作业站的生产干部,带着数十名员工在 店内查询化肥、农药等信息。“这尿素价格比市场上每吨便宜150元, 店真是方便又快捷,有了这个法宝,不丰收都不行啊!”第六作业站员工张丰手里拿着样品,一边看一边高兴地说道。这是这个分公司通过“互联 +农业”助力备耕生产呈现的一个场景。
为加快促进智能农业升级行动,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精准智能管理,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八五二分公司在以往精准农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互联 +农业”新模式,以“互联 +”为代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确保确保种植户增收、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的农业科技发展提供新环境。
分公司从顶层设计入手,研究制定“互联 +农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互联 +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互联 +农业”产业发展和应用示范,如今,农业物联 监测项目按照规划设计落实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管理区及大索伦水库、东风水库共9个单位,内容包括病虫害在线监测系统、作物长势影像监测系统、自动化小气象站、浸种催芽监控、农机库监控、晒场监控、农用机场监控、水利监控、有机食品基地监控、土地承包监控等。同时,分公司还架设 络所有设备、 络线路及电力供应等。
“这个病虫害在线监测系统真方便,作物是否有病虫害、或什么类型的病虫害,通过监测电脑一目了然,给我们种植户减少了经济损失,互联 的作用真是太大了!”8月25日,种植户王军过监测系统第一时间了解自已种植的玉米害病,马上采取措施进行喷药,防止病疫进一步蔓延。
分公司依托农业物联 信息系统建设项目,逐步推进田间物联 应用,并从加大互联 +农业的投入做起,今年,投入资金410万元,实施农业物联 监测面积19万亩,建立监测点25个,安装监控设备31台套。
为了实现农业标准不放松,八五二分公司积极采取“互联 +农业”举措,根据自身特点实施了25项设施, 络线路及电力供应架设已完成,通过 络,种植的作物标准一目了然,可种出安全、绿色、优质、可追溯的农产品。
同时,这个分公司还发挥微信、QQ等现代化媒体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第七管理区在秋收生产工作中,建立了秋收生产工作QQ群,种植户们遇到的技术难题等,技术人员在群里快速解答。
如今,在八五二分公司田间地头的卖粮现场,种植户们的钱包鼓了、笑脸也多了、信心更足了。分公司党政领导及时对农业结构调整也切实让员工们尝到了甜头,种出了美好的“钱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为八五二分公司的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农业结构调整吹响了号角,分公司将借助十八届六中全会这个东风,让农业生产这艘大船扬帆远航!
黑龙江垦区八五二分公司宣传信息部
夏红英 王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