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惠及千家万户——方山县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才工作站科研团队工作纪实

“北京理工大学在方山县成立了科技人才工作站,定期派驻不少于10人的教授、研究生团队,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并针对企业管理、刮板机制造、数控编程进行专项培训,到现在已经开展的研发人员、技术人员培训超过了2000人次。”方山县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才工作站科研团队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自2015年8月以来,“集全校之智、举全校之力,开展好对方山县的精准扶贫”成为北理工在扶贫路上的使命与担当,北京理工大学动员全校之力,整合校内外资源,出实招、敢创新,精准施策,助力方山县打赢脱贫攻坚战。2019年4月18日,北理工在定点帮扶的方山县正式脱贫摘帽后,又承担起提升当地科技水平,促进转型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使命。

产业帮扶见实效

产业扶贫是最有成效、最有速度、防止返贫的最佳脱贫方式。作为方山县的重要民营企业,山西庞泉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从事矿机生产、贸易、选洗煤多种经营,具备年产液压立柱及千斤顶2400套、皮带输送机200台、刮板机200台、转载机100台、大修液压支架2000架、大修单体液压支柱6万件的生产能力。北京理工大学驻方山县积翠镇胡堡村第一书记吴克友结合本村有村民自办的山西庞泉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北理工科技和人才的优势,既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升级,又通过技术培训解决了贫困户家门口就业的问题。

今年不到30岁的张耀耀曾是胡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在庞泉重机打工,月工资1500元。去年疫情期间,吴克友通过联系北理工工程训练中心的李春阳老师集中半个月时间,线上为企业培训职工,张耀耀初步掌握了数控车床工技术,企业复工复产后成为公司的技术工人,工资也翻了三番。目前,胡堡村有70余名群众在这里稳定就业。

作为方山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才工作站负责人的吴克友,在帮助驻村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进一步助力方山县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持续推动山西庞泉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技术升级。目前,《一种液压支架表面局部损伤修复的方法》《基于环焊熔覆工艺对活塞杆二缸表面进行修补的方法》成果申 了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该企业没有专利的空白。今年,方山县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才工作站科研团队被吕梁市评为“奉献吕梁服务‘六新’”优秀团队奋进奖。

技术帮扶解难题

马壮教授带领课题组长期从事表面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专注与特种材料及涂层的研发与应用。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拥有丰富的工程经验,部分涂层技术已经在航空航天领域实现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

针对庞泉公司在表面技术方面的迫切需求,吴克有书记与马壮教授于2019年开展了针对该公司的定点技术帮扶。依托北京理工大学在方山县成立了科技人才工作站,定期派驻教师、研究生团队,以企业产品存在的防腐能力差、寿命短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开展技术瓶颈问题的调研;与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工艺规程交流;现场工艺指导;进行焊层问题的分析与表征。

深入合作助发展

庞泉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的过程中,也充分意识到了技术提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积极开拓,勇于探索,重视技术创新与保护,已经着眼于企业发展模式以及企业类型的转变,从纯机械企业想着高金属企业迈进。由此,不仅其自身会获得提升,而且会对当地企业产生示范效果,促进当地工业的升级与转型,不仅能够直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更重要的是推动当地科技、教育的发展。

吕梁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