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定海神针”可抗14级风!主播带你揭秘“耕海1号”的科技范儿

这几天,朋友圈被“耕海1号”刷了屏。

看过了美轮美奂的高清航拍,也欣赏了绽放在海上的旖旎美景,今天,我们要带你去“海上花”看一看。

说起“耕海1号”,你想到的打卡方式是什么?是去领略耕海牧渔的海洋文化,还是欣赏四十里湾的独特海景?

其实,作为 全国首座综合性、示范性、集成性的智能化大型现代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耕海1号”可不仅仅是用来看美景的。

今天,请跟着烟台日 传媒集团主播一起,换个视角看“耕海”,

重新打卡这座科技范十足的海上综合体。

看点一:最稳的高科技?

早上9点20分,乘坐 “寻仙号”前往“耕海1号”。远远望去,平台由3个大小相同的、直径40米的圆形子 箱旋转组合而成,3个子 箱犹如3朵花瓣,构成直径80米的“海上花”。

据了解,整个平台的总占地面积超过5000平米。这么庞大的平台为什么可以如此稳固地矗立于海面上的呢?

这是“耕海1号”上“最稳”的高科技——液压装置。

将三组液压装置插入桩插入到指定的入泥深度,单柱风暴支持载荷可以达到520吨,整个平台最高可以抵抗14级风力。这三组液压装置相当于“耕海一号”的三根定海神针。让“耕海一号”可以稳固的矗立于海面,保证海上作业能够平稳安全的进行。

看点二:最安全的高科技

航行10分钟左右,我们到达了“耕海1号”。站在平台上,芝罘岛、崆峒岛、养马岛一览无余,这是“耕海1号”的独家视角。 伫立“耕海”, 我们有了新问题: 如此庞大的海上综合体平台是如何保障海洋作业与游客安全的呢?

“通过红外摄像可以实时观测平台和海面状况,当发生意外时,通过红外摄像可以第一时间传输到监控室,安全员可以通过监控第一时间进行施救。”“耕海1号”的导游告诉我们, 平台设置的安全管理系统通过识别 警、红外摄像热成像功能、无人值守功能可以进行安全保护职能

据了解,平台上的水下环境监测系统、水下巡检系统以及无人机巡检装置全部依托于5G技术的应用。通过5G通信技术,推进海洋牧场海陆通信,能够实现水上1080P视频传输。平台在水下布放大量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水质环境亚毫秒级的水下视频及水质监测数据收集传输,满足5G+海洋牧场应用扩展能力。

看点三:最环保的高科技

“耕海1号”中间“花心”的位置,分为3层,一层为亲海休闲区、二层为浮海咖啡厅、三楼为深海放映厅。最顶层是可登临的“海上看烟台”观景平台。

这个集渔业养殖、休闲渔业、科学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牧场, 预计可年产鱼类15万公斤、接待游客5万人次。

如此庞大的游客接待量, 平时产生的垃圾如何处理? 平台又是如何进行水电供应的呢?

平台的海水淡化系统利用了先进的反渗透膜工艺进行海水淡化, 每天可产淡水20立方,能够满足平台三天的使用量。同时,平台上还有一套与南极长城站同款的防污处理系统,可以实现防污减排、节能环保,达到“零排放”标准。

平台还配备了清洁发电系统, 箱设有太阳能、风能发电系统,初步布置了60块太阳能光伏板和3台风力发电机。在日照充足、风力稳定时基本满足日常用电需求。同时设置了1组蓄电池作为低压电源用于日常照明、监测等设备供电。

从海水淡化到防污处理再到清洁发电,这些高科技设备为“耕海1号”提供了既环保又可持续的水电供应。

在平台上,主播还体验了一次“耕海1号”的垂钓项目,在 箱自己动手垂钓的黑鱼、斑石鲷、真鲷……再经过厨师四十分钟的精心加工,便可以品尝到自己亲手垂钓的鱼。

看着四十里湾的独特风景、吃着自己亲手钓上来的鱼、再感受着海洋高科技,这样的“耕海1号”,你要不要来体验一下?

我在“耕海1号”,站在海上看烟台

“耕海1号”位于烟台市莱山区四十里湾渔人码头外侧海域,是由山东海洋集团投资建造的全国首座综合性、示范性、集成性智能化大型现代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项目采用一、三产业深度融合的运营模式,在国内首次将渔业养殖、智慧渔业、休闲渔业、科技研发、科普教育等功能集成在同一平台,是装备型省级海洋牧场示范项目,装备型海洋牧场建设“山东标准”的唯一试点项目。

“耕海1号”倾力打造“海上看烟台”的地标式休闲渔业项目,以渔业养殖与休闲渔业联袂融合,丰富了休闲体验的新业态。

想去“耕海1号”体验,美团和携程都可以订票,咨询电话0535-2765778。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