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核航母提前下水,供电能力翻三倍,燃料一次可用五十年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国纽波特纽斯船厂开始向其最大的12号干船坞注水,躺在该干船坞中建造的福特级航母二号舰CVN-79“小约翰·肯尼迪”号终于迎来了下水的重要节点,在首舰“福特”号因各种问题迟迟无法投入使用的当下,这一重大节点的到来无疑是给美国海军打了一针强心剂。

开始船坞注水作业的“肯尼迪”号

1996年,为接替早在1968年就开始建造的“尼米兹”级航母,一个叫做CVN-X(后改名为CVN-21)的新航母研发项目正式立项,在经历拖拖拉拉近9年的研发工作后,新航母终于在2005年8月11日于纽波特纽斯船厂进行了首块钢板的切割,并在2007年1月被正式命名为“福特”号,这就是现在人人皆知的“福特”级航母。

“福特”级首舰“福特”号

鉴于前辈“尼米兹”级的设计太过成功,“福特”级自然大幅度延续了“尼米兹”级的基本设计,比如满载排水量仅仅只比后期的“尼米兹”级提高了8000吨左右。但要就此认为“福特”级仅仅只是“尼米兹”级的小改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基本不变的船体总体设计内部,“福特”级各项内部关键设计的改进都是革命级的:

新一代核动力反应堆——“尼米兹”级采用的是两台西屋公司的A-4W型压水堆,总功率26万马力,而“福特”级采用的是贝蒂斯核子动力实验室新设计的A-1B型压水堆,总功率大幅提高到32万马力,并且首次实现服役全寿命50年期间不用更换核燃料棒;

整合电力系统(IPS)——作为21世纪后的新一代战舰,“福特”级大量采用全电设计,全舰电力首次实现统一管理和分配。除弹射器等核心系统都采用电力提供能源外,从各式侦测、作战和指管通情设施乃至食品制作、洗衣等后勤生活服务全部采用电力供电,而“福特”级的供电能力也因此高达20万千瓦,是老“尼米兹”的三倍有余;

EMALS电磁弹射器、AARS先进飞机回收系统和新一代电磁弹药升降机——有了IPS的支持,“福特”级在世界上首次采用电磁弹射器取代传统航母上的蒸汽弹射器,弹射效率得到革命性的提高;而AARS先进回收系统也采用电磁吸能取代传统的液压吸能,大幅提高舰载机着舰重量上限的同时还能将着舰飞机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而同样是采用电磁动力的新一代弹药升降机运转速度相比老“尼米兹”上的也有大幅提高。

测试中的“福特”号电磁弹射器

除此之外,“福特”级还采用了全新的舰岛设计和新一代DBR雷达,同时还是第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工具(CAD)进行无图纸设计的航空母舰,高度的自动化也将“福特”级的舰员相比“尼米兹”级一口气减少了1200人,甚至还是世界上第一款所有机房都配有冷气空调的舰艇,总而言之,先进程度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空载测试中的“福特”号

按照计划,首艘“福特”号将在2015年9月服役,接替退役的“企业”号,而二号舰“肯尼迪”号则在2012年开始建造,接替“尼米兹”级首舰“尼米兹”号,以此确保美军的大型航母数量始终维持在11艘的规模。

建造中的“福特”号

但无尽的麻烦也就此随之而来。其实对于“福特”级采用过多新技术带来的风险,美国海军还是有一定认知的, 早在2003年开工最后一艘“尼米兹”级CVN-77“布什”号时,美国海军就是把“布什”号当做“福特”级的技术验证舰来造,大幅采用了“福特”级的很多新设计。

但“福特”级在电力系统上迈的步子之大,还是远远超出了美国人的想象,“福特”号原定2015年的服役期限被大幅拖延至2017年,建造成本飙升至130亿美元之巨。而在服役后,弹射器、拦阻索和弹药升降机这三大关键设备全部问题频频:弹射器故障频频,导致“福特”号在服役后已经至少两次返厂大修;拦阻索多项指标不达标;而小小的弹药升降机甚至逼得美国海军部长在今年1月向国会立下军令状,称如果年内不把问题解决,总统可以开除他,结果到7月份就惨遭打脸。

让海军部长蒙羞的弹药升降机

在“肯尼迪”号开始下水前4天的10月25日,“福特”号才结束了长达15个月的入坞维修开始新一轮海试,美国海军已经给该航母下达了2020年必须把问题全部解决的死命令,但即使是美国海军自己也承认,实际可能要到2024年,“福特”号才会具备进行实战部署的能力,美国海军的航母荒只会因此进一步加剧。

已显老态的“尼米兹”级

所以“肯尼迪”号在10月29日开始进行正式下水的准备工作,对已经被“福特”号折磨得不行的美国海军而言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好消息。因为受到“福特”号建造严重拖延的刺激,纽波特纽斯船厂在建造“肯尼迪”号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采用多项技术改进,加班加点的确保“肯尼迪”号的建造进度,结果现在的下水时间比原计划大幅提前了三个月,这在以超期闻名于世的美国造船业不亚于一个现代奇迹。

疯狂赶进度的“肯尼迪”号在吊装舰岛

按照计划,“肯尼迪”号的正式下水仪式将在12月7日举行,届时美国海军的各位头头也终于可以给国会山的老爷带来一点好消息,而如果纽波特纽斯船厂和美国海军紧密配合再接再厉,让“肯尼迪”号按原计划在2022年如期服役,甚至有可能赶在倒霉催的“福特”号之前成为首艘具备实战能力的“福特”级航母。

在10月3日已经进驻“肯尼迪”号的首任舰长托德·马扎诺上校

那么“肯尼迪”号能创造这样的奇迹么?还是有可能的,但这不仅仅是因为船厂终于认真起来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款全新设计的航母,很多技术问题和建造的经验问题都只会集中反映在首艘舰上,有了第一艘的趟雷,后续舰的建造自然会顺利许多,而“肯尼迪”很大程度上就是捡了“福特”号的漏而已。

“肯尼迪”号的官方宣传海

所以总的来说,“福特”号的麻烦不断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进程,而“肯尼迪”号的提前下水说明美国海军已经站在了彻底攻克“福特”级技术难关的门槛上,距离大规模批量建造“福特”级仅有一步之遥,属于“福特”级的时代已经开始到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