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晋中基地鸟瞰图。(吉利汽车晋中基地供图)
6月22日,在吉利汽车晋中基地,山西省首台远程甲醇重卡和全球首台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同步下线。为纪念这一重要时刻,全省开发区2022年第二次项目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特别将主会场设在了山西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吉利汽车晋中基地。
甲醇经济成为推动山西能源结构
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引擎
从世界能源现状看,以石油为主导的化石能源面临必然枯竭的现实,而电能、氢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皆因各自的技术壁垒各有短板,一时间难以大规模生产替代化石能源,而甲醇正是在这样的能源现实抉择中脱颖而出。
中科院专家组对甲醇比较通俗的描述是比煤更干净、比油更实惠、比电更方便、比氢更省事的可再生绿色新能源,其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几乎为零。美国有机化学家、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乔治·奥拉提出,油气时代之后,最适宜大规模普及的可替代能源首推甲醇。
山西甲醇经济的核心区位于晋中。晋中开展甲醇经济相关工作近40年,是国内开展此项工作最早、成果最多、产业化力度最大的地级市。在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生产领域一直有着“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山西,山西看晋中”的说法。
2019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在推动甲醇汽车发展专题会议上明确提出,山西应先行先试,为全国发展甲醇经济蹚出一条新路。
以甲醇汽车产业为突破口
建设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
作为我国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技术应用的发源地,晋中已经形成了从甲醇燃料生产供应到甲醇汽车生产、应用的绿色全产业链体系。以吉利为核心的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目前在山西省汽车产业中链条最长、规模最大、种类最多。到“十四五”时期末,该产业园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占山西全省的95%。
2022年初,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成型成势的基础上,晋中市启动建设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力争三年成型、五年成势,构建千亿级甲醇经济生态。
眼下,晋中市抢抓吉利甲醇增程重卡下线和“交通强国晋中试点市”战略机遇,正在全力推动甲醇增程重卡率先在山西中部城市群上路试运行。以此为契机,结合现有专用车生产、液压产业和铸造产业,晋中大力推动发动机动力系统、制动系统、液压控制系统、专用车改装等配套产业协同发展,着力提高本地产业配套率,全力打造甲醇增程重卡全产业链。
“建设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我们规划了‘三园’和‘四板块’,即甲醇新能源汽车和甲醇高端装备制造园、绿色甲醇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国际甲醇经济创新园,建立低碳绿色甲醇生产及绿色化工、甲醇经济全域化推广应用、甲醇经济输配加注体系和‘甲醇小镇’四大产业板块。”晋中市发改委二级调研员朱自强表示,“甲醇汽车产业是整个甲醇经济示范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目的是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和技术领跑,塑造丰富的应用场景,进而输出产品与技术,充分释放甲醇这一绿色能源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多元化、高效化、零碳化、可再生等先天优势,构建绿色低碳甲醇经济产业体系。”
借绿色低碳“东风”
圆了山西的“汽车梦”
甲醇汽车势必对山西的能源革命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山西作为煤炭大省,遍布产煤大县的运输车辆主要还是柴油大卡车。这些柴油大卡逐步被甲醇重卡所替代,对山西的碳排放和能源革命贡献巨大。
山西作为煤化工大省,每年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收集加工后可转化为甲醇新能源。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全过程绿色环保的实现,煤制甲醇已经成为山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低碳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绿色甲醇给山西能源革命带来的变化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李晋峰深有感触地说。
多元化的应用场景
展示了甲醇经济广阔发展前景
2021年,晋中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生物质制甲醇新思路。
所谓生物质制甲醇,就是在农村推广应用生活垃圾、秸秆、畜禽粪便等生物质与绿电制氢耦合工艺生产绿色甲醇。“甲醇小镇”正是基于生物质制甲醇技术而提出。
在绿色化工板块,目前,吉利商用车晋中公司已与介休市昌盛煤气化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推进甲醇重卡示范应用。介休昌盛25万吨甲醇项目预计2023年6月投产,投产后生产调配的甲醇最少可满足5000台甲醇重卡使用,到2025年可带动周边煤化工企业实现甲醇生产100万吨、可满足甲醇重卡2万台运行。项目全面运行后,将实现甲醇生产、调配和加注全体系建设,企业自用运输车辆将全部更换为甲醇重卡,实现甲醇全产业链覆盖和化工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这一“绿色化工”模式将尽快在晋中市所有有条件煤化工企业推广。
在国际甲醇经济创新园区,晋中市将联合国内外一流的专业机构、行业组织、科技单位和企业集团合作共建,依托省综改区国际会议中心设立国际甲醇经济会议及太原能源低碳论坛甲醇经济分论坛永久会址,建设国际甲醇经济产品展示与体验中心、技术信息交流中心、行业数据中心、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