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研水下采油树投产,欧美哀叹:“再也赚不到超额利润了!”

▲厉害了,我的国!

2022年7月15日,中国海洋石油正式宣布:

“中国人自主开发的水下采油树系统正式投产!”

听到这一消息后,曾以专利技术垄断中国相关市场的欧美企业哀嚎四起:

“完了,从此以后再也不能骑在中国石油人头上作威作福了!”

也许各位小伙伴们觉得我在危言耸听,不就是个水下采油树嘛,应该不至于让欧美企业有如此大的反应吧?

列位,如果您也这么想,那胖先生我只能说你不是这一行,不懂这玩意儿对于石油行业的重要性,所以才会觉得不过如此,但实际上水下采油树装备的含金量之高,绝对让人咋舌!

当然了,隔行如隔山,您各位以前没听说过它也正常,接下来就让胖先生借这篇文章来给大家细细说下,小小的水下采油树到底有什么魔力,竟让咱中国人足足等了60年,才勉强追平了欧美列强。

▲2022年,我国首套国产深水水下采油树开启工业化应用

说起石油,那小伙伴们绝对不陌生,作为现代工业的“黑色血液”,基本上所有行业都离不开它,自从我国经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后,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就是一天一个台阶,但大家都知道我国属于“多煤少油”,所以绝大多数石油依赖进口,据官方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已高达67.4%!

为了保卫国家经济安全,我们必然得想办法满足自给率,但陆地上的石油资源又是有限的,怎么办呢?别忘了咱还有海洋石油呢!据数据显示,仅南海盆地石油地质资源储量约在230-300亿吨,占全国石油总储量的23%,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约为16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总储量的30%。

但开采海洋石油的难度可比陆地上大多了,70%的储量都蕴藏于153.7万平方公里的深海区域,所以谁拥有了先进的海洋石油开采技术,谁就能在海洋石油的开发中拨得头筹。

而在海洋石油开采中,水下采油树就是全套海洋采油系统中的关键设备,接下来咱们就好好认识下这个神秘的水下采油树到底长啥样。

▲石油工人在安装采油树系统

水下采油树是水下生产系统的基本构件,是指连接到海底井口装置上的全套设备,它用于控制和管理采油、采气、注气和注水作业,也可用于进行井下修井作业等。

水下采油树主要由树体、采油树与井口回接系统、井口连接器、采油树内帽、液压驱动的阀门、监控装置、控制系统界面、ROV控制盘、气举CHOKE、化学药剂注入、采油树体总成、水下控制单元等组成,要想玩转这套系统,必须要由多学科综合开发,因此对于一直以来,欧美对于水下采油树系统的研发都投入很多,这才有了其高技术含金量的特点。

一直以来,水下采油树的相关技术只掌握在三家公司手中,他们分别是美国FMC公司、喀麦隆Cameron公司和挪威Aker Kvarner公司,其中尤以老美的FMC最为厉害,它们早在1976年就成功制造出第一台水下采油树,并在水深超过20米的墨西哥湾使用至今。

截止到目前为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下完井设备供应商,FMC迄今已为250多个项目提供了超过1200台水下采油树,毫无意外,我国也是FMC的“无奈”客户,为啥叫“无奈”呢?明知道人家高价卖给咱,咱也得认,谁让咱自己生产不出来这玩意儿呢?

一直被人骑在头上拉屎拉尿,那多不爽!所以在忍受了高价外国货多年后,咱中国石油人终于下了决心:

“干!不管多难,也一定要把水下采油树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石油工人在检修采油树系统

就这样,中国石油工程师们决定弯道超车,干翻那些已经傲娇60年的欧美同行。

欧美经过几十年的技术积淀,已经完善了很多类型的水下采油树,就拿老美FMC的水下采油树来说,一共就有四种类型:双筒立式水下采油树、深水高温高压水下采油树、深水立式和卧式水下采油树,通过已发布的信息来推测,胖先生我估计这次咱们自研的目标对象,应该是深水卧式水下采油树。

说干就干,中国工程师们为了保证整机技术参数和性能水平的先进性,在充分调研了国外技术现状、结构特点及性能水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油田现场需求,广泛征求了油田用户意见,最后形成了一套符合咱国情的设计方案。

经过中国工程师们将近10年的研发,最终形成了一套额定工作压力69MPa,适用水深1500m的国产水下采油树装备!

该国产化装备按照模块化设计,包括井口液压连接器、水下控制模块、采油树本体、生产模块、环空模块、采油树帽、生产节流阀、采油树架体等模块,采用复合电液控制系统,具备6液1电的贯穿,可进行井下检测和化学药剂的注入,无导向绳结构,在水下可通过遥控无人潜水器辅助安装,其上下均采用10000psi-27″H4芯轴轮廓接口,生产流道设置有温压传感器以检测生产状况,生产流体依次经过油管悬挂器、生产模块、节流模块后到达采油树出口。

整机移运状态外形尺寸为5438mm×068mm×357mm,质量53吨,是国内应用需求最广泛的类型,其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当。

▲石油工人在检修采油树系统

“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溜溜才行!”

面对中国人自主研发的水下采油树系统,欧美巨头们虽然感到一定的威胁,但想想自己当年可是用了将近60年才取得了现如今的成就,中国满打满算才研发了10年,怎么可能追的上来?所以面对中国人自主研发的样机,他们根本就不相信能运行得起来。

不光欧美人,甚至就连咱中国人自己也不自信,毕竟这套系统过于复杂,光看纸面数据不足以令人信服,没有经历过实战检验的话,谁也不敢说其就能达到欧美产品的水平。

“老外说得对,是骡子是马就得拉出来溜溜才知道!”

就这样,中国工程师们又紧锣密鼓地展开了陆地实验和浅水试验,根据实际完井作业程序,相继开展了水下采油树、水下控制模块及采油树帽的安装与回收,确认配套工具和无人潜水器(ROV)的操作,成功在水下验证了采油树控制系统的功能。

▲石油工人在安装采油树系统

直到这时候欧美巨头们才终于感到了真正的威胁,他们已经被中国工程师们的研发速度所震惊,但他们还有最后一道防线,那就是真正的工程化应用!

水下采油树工程化海洋水下作业难度非常大,且安装运行过程中的风险极高,一个不慎就会出现大问题,导致全盘皆输,所以在真正通过工程化应用考验之前,就谈不上成功!

那这次欧美巨头们的期盼能成功吗?答案早已揭晓,随着2022年7月15日中国海洋石油的那一次官宣,彻底粉碎了欧美巨头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壁垒,前前后后,中国工程师们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进行科研攻关,这才有了我们现如今的呐喊:

“从此,在海洋石油开采先进装备制造领域,再也不是你欧美一家独大了!”

这样的消息不错,胖先生真心期待以后能再多点,各位您说是不是呢?

▲中海油渤海锦州31-1气田浅水水下井口及采油树项目开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