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阀的故障分析及排除
故障现象 | 故障分析 | 排除方法 |
压力波动 | 1、弹簧弯曲或太软2、锥阀与阀座接触不良3、钢球与阀座密合不良4、滑阀变形或拉毛 | 1、更换弹簧2、如锥阀是新的即卸下调整螺帽将导杆推几下,使其接触良好;或更换锥阀。3、检查钢球圆度,更换钢球,研磨阀座4、更换或修研滑阀 |
调整无效 | 1、弹簧断裂或漏装2、阻尼孔阻塞3、滑阀卡住4、进出油口装反5、锥阀漏装 | 1、检查、更换或补装弹簧2、疏通阻尼孔3、拆出、检查、修整4、检查油源方向5、检查、补装 |
漏油严重 | 1、锥阀或钢球与阀座的接触不良2、滑阀与阀体配合间隙过大3、管接头没拧紧4、密封破坏 | 1、锥阀或钢球磨损时更换新的锥阀或钢球2、检查阀芯与阀体间隙3、拧紧联接螺钉4、检查更换密封 |
噪音及振动 | 1、螺帽松动2、弹簧变形,不复原3、滑阀配合过紧4、主滑阀动作不良5、锥阀磨损6、出油路中央有空气7、流量超过允许值8、和其他阀产生共振 | 1、紧固螺帽2、检查更换密封3、修研滑阀,使其灵活4、检查滑阀与壳体的同心度5、换锥阀6、排出空气7、更换与流量对应的阀8、略为改变阀的额定压力值(如额定压力值的差在0.5Mpa以内时,则容易发生共振 |
减压阀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 故障分析 | 排除方法 |
压力波动不稳定 | 1、油液中混入空气2、阻尼孔有时堵塞3、滑阀与阀体内孔圆度超过规定,使阀卡住4、弹簧变形或在滑阀中卡住,使滑阀移动困难或弹簧太软5、钢球不圆,钢球与阀座配合不好或锥阀安装不正确 | 1、排除油中空气2、清理阻尼孔3、修研阀孔及滑阀4、更换弹簧5、更换钢球或拆开锥阀调整 |
二次压力升不高 | 1、外泄漏2、锥阀与阀座接触不良 | 1、更换密封件,紧固螺钉,并保证力矩均匀2、修理或更换 |
不起减压 | 1、泄油口不通;泄油管与回油管道相连,并有回油压力2、主阀芯在全开位置时卡死 | 1、泄油管必须与回油管道分开,单独回入油箱2、修理、更换零件,检查油质 |
节流调速阀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 故障分析 | 排除方法 |
节流作用失灵及调速范围不大 | 1、节流阀和孔的间隙过大,有泄漏以及系统内部泄漏2、节流孔阻塞或阀芯卡住 | 1、检查泄漏部位零件损坏情况,予以修复、更新,注意接合处的油封情况2、拆开清洗,更换新油液,使阀芯运动灵活 |
运动速度不稳定如逐渐减慢、突然增快及跳动等现象 | 1、油中杂质粘附在节流口边上,通油截面减小,使速度减慢2、节流阀的性能较差,低速运动时由于振动使调节位置变化3、节流阀内部、外部在泄漏4、在简式的节流阀中,因系统负荷有变化使速度突变5、油温升高,油液的粘度降低,使速度逐步升高6、阻尼装置堵塞,系统中有空气,出现压力变化及跳动 | 1、拆卸清洗有关零件,更换新油,并经常保持油液洁净2、增加节流联锁装置3、检查零件的精确和配合间隙,修配或更换超差的零件,连接处要严加封闭4、检查系统压力和减压装置等部件的作用以及溢流阀的控制是否正常5、液压系统稳定后调整节流阀或增加油温散热装置6、清洗零件,在系统中增设排气阀,油液要保持洁净 |
换向阀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 故障分析 | 排除方法 |
滑阀不换向 | 1、滑阀卡死2、阀体变形3、具有中间位置的对中弹簧折断4、操纵压力不够5、电磁铁线圈烧坏或电磁铁推力不足6、电气线路出故障7、液控换向阀控制油路无油或被堵塞 | 1、拆开清洗脏物,去毛刺2、调节阀体安装螺钉使压紧力均匀或修研阀孔3、更换弹簧4、操纵压力必须大于0.35Mpa5、检查、修理、更换6、消除故障7、检查原因并消除 |
电磁铁控制的方向阀作用时有响声 | 1、滑阀卡住或摩擦力过大2、电磁铁不能压到底3、电磁铁芯接触面不平或接触不良 | 1、修研或调配滑阀2、校正电磁铁高度3、消除污物,修正电磁铁铁芯 |
液控单向阀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 故障分析 | 排除方法 |
油液不逆流 | 1、控制压力过低2、控制油管道接头漏油严重3、单向阀卡死 | 1、提高控制压力使之达到要求值2、紧固接头,消除漏油3、清洗 |
逆方向不密封,有泄漏 | 1、单向阀在全开位置上卡死2、单向阀锥面与阀座锥面接触不均匀 | 1、修配,清洗2、检修或更换 |
油温过高的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 故障分析 | 排除方法 |
当系统不需要压力油时,而油仍在溢流阀的设定压力下溢回油箱 | 卸荷回路的动作不良 | 检查电气回路、电磁阀、先导回路和卸荷阀的动作是否正常 |
液压元件规格选用不合理 | 1、阀规格过小,能量损失太大2、用泵时,泵的流量过大 | 1、根据系统的工作压力和通过阀的最大流量选取2、合理选泵 |
冷却不足 | 1、冷却水供应失灵或风扇失灵2、冷却水管道中有沉淀 | 1、消除故障2、消除沉淀 |
散热不足 | 油箱的散热面积不足 | 改装冷却系统或加大油箱容量及散热面积 |
液压泵过热 | 1、由于磨损造成功率损失2、用粘度过低或过高的油工作 | 1、修理或更换2、选择适合本系统粘度的油加油液到推荐的位置 |
油液循环太快 | 油箱中液面太低 | 加油液到推荐的位置 |
油液的阻力过大 | 管道的内径和需要的流量不相适应或者由于阀门的内径不够大 | 装置适宜尺寸的管道和阀门,或降低功率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