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新疆军区某炮兵团连续组织部队赴天山脚下、大漠戈壁进行野外驻训。图为6月27日组织某型反坦克导弹进行射实弹射击。(中国军 英文版/蔡圣 摄影 道)
车身上的“雄师战神”logo
红箭-9是在红箭-10,红箭-12和红箭-11出现之前解放军最先进的反坦克导弹,军改前装配集团军/师一级炮兵团反坦克导弹部队(新疆和西藏军区情况特殊,目前并未师改旅,图里可能是师一级炮兵团)。
不过红箭-9和很多研制与1980年代的武器一样,现在面临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处境,露脸机会不多,上一次红箭-9大规模露面还是在去年中印对峙时,有 友拍到解放军军车大规模在西藏喀喇昆仑集结,其中就有不少红箭-9。
集结中的红箭-9
和所有80年代研制的武器一样,一说起红箭-9就不得不说当时中国的心腹大患:在北方虎视眈眈的苏联装甲部队。
在1984年研发完成红箭-8后,解放军随即开始研制下一代反坦克导弹,红箭-8的目的是打T-72,下一代就是打T-80(当时解放军可能不知道T-80这个具体型号,但是已经知道或者估计到苏联有下一代坦克了),当时研判苏军下一代坦克的防御力要比T-72强很多,对反坦克导弹各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能造重型反坦克导弹,其结果就是重量和体积怎么都下不来,最后是直接放在WZ550装甲车底盘上,这对于当时机械化程度不足,老想着步兵携带机动“上山打游击”的解放军可能是一个颇为艰难的决定。
T-80主战坦克是当时东西方的心腹大患,想打穿它在当时可不容易
红箭-9上来就是车载,毕竟是重型反坦克导弹
疑似红箭-9早期型号
从后来公布的双方参数看,红箭-9能勉强完成这个任务(能打T-80,打T-80BV就比较费劲了),不过在当时也算得上先进的反坦克导弹。解放军也满意,但是还嫌太大太重了,以当时解放军的实力,和苏军刚正面是没希望的,主要通过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迟滞苏军。所以解放军搞了个轻便型的红箭-9,用南京“依维柯”NJ2046型4×4军用中型轻卡上构成机动轻发射车,战斗全重2.8吨,乖员2人,可携带6枚“红箭”-9反坦克导弹。红箭-8也有类似车型。用的拉长的北京212作为搭载车。
T-80BV别说当时的解放军,连西方都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车载版红箭-9
车载版红箭-8
红箭-9的发射装置是升降的,平时收纳在顶部,打的时候升起来。中部布置有车载观瞄控制设备,这在当时可是高科技,集成了车载观瞄控制设备(包括:潜望式光学瞄准镜、热像瞄准具、电视测角装置、制导电子箱、激光发射机、车长观察镜)和车载发射设备(包括:跟踪装置、随动装置、发控装置、升降装填装置、发射装置、液压装置)。
发射状态,中部机构非常复杂
然而红箭-9有些生不逢时,1990年代苏联解体,随后解放军三代坦克,空对地反坦克导弹/精确制导炸弹,武装直升机,远程火箭炮和末敏弹等等反坦克武器系数服役,解放军基本不用步兵拿着反坦克导弹和敌人玩命打游击了,解放军的反坦克导弹迅速开始变为步兵攻坚用武器,这样能被步兵带着走的红箭-73和红箭-8受到了部队的青睐,并且衍生出多种型号,还在外贸市场上大杀四方。红箭-9就有点尴尬的坐冷板凳了。
能跟敌人刚正面谁还玩阴的
升级后的红箭-73脱胎换骨,目前仍然是解放军装备数量最多的反坦克导弹,最新型是红箭-73D
红箭-8甚至都改到了红箭-8L,不过解放军装备最多的是红箭-8E
相比于红箭-8和红箭-73在外贸上的辉煌成绩,红箭-9则鲜有外销 道,虽然在2016年珠海航展上推出了轻量化的红箭-9A,但是似乎还是没卖出去……
轻量化的红箭-9A
不过红箭-9虽然在步兵里找不到位置,但是在全轮式的大八轮中型合成旅里倒是干得不错,作为中型合成旅下属炮兵营的反坦克火力很合适。WZ550底盘通用性也高(合成营里还是有不少WZ551车族车辆的,和WZ550是亲戚关系),不愁没活干。(很想上张图但是没有,公开 道是北部战区第80集团军某中型合成旅炮营拥有27门PLL09型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装备红箭-9重型反坦克导弹。新闻还能搜到。)
从集团军或师属团到旅属营也算是下放加强了基层部队的反坦克火力。
然后现在解放军新一代反坦克导弹体系基本成型,红箭-12+红箭+11+红箭10,如果按照营+旅这么算的话(营一级可能混装红箭-12+红箭-11,步兵连很难再装备反坦克导弹了,人手实在不够,除非再加一个排,笔者之前写过火力排的文章,再加下去编制太大了),大八轮红箭-10可能会取代红箭-9成为旅级反坦克导弹。
外贸版的大八轮红箭-10,参照履带版的编制看,合成旅炮兵营没跑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