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航母开启第5次试航,听说美国的航母电磁弹射出问题了?

张召忠 安婷

2月27日,据 友消息,国产航母离开码头开启第五次试航。而就在前几天,24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驶离大连造船厂,疑似驶向青岛准备参加阅舰式。

大家期待国产航母形成战斗力的同时,也在期待中国第三艘国产航母的建造。其中,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第三艘国产航母会不会安装电磁弹射器。美国的超级航母“福特”号就安装了电磁弹射器,不过一直问题多多。

2019年2月16日,美国战略之页 站发表了题为《美国海军航空兵说电磁弹射系统存在缺陷》的 道。 道称,2019年初,美国海军证实, “福特”号(CVN-78)航母和另外3艘在建的福特级航母所采用的电磁弹射系统(EMALS),在设计、建造和性能方面存在重大问题。

其实,福特级航母所采用的电磁弹射系统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早在2016年的系统评估中,“福特”号的电磁弹射器平均240次弹射就会出现严重故障,远远达不到的4166次平均无故障间隔的设计要求。特朗普都吐槽:“福特号的电磁弹射系统无法正常运作,这只有爱因斯坦才能搞定。”

2017年7月,该系统在海上成功通过了“福特”号的测试。但2017年交付以来的747架海上试验弹射中,遭遇10次严重故障。除了电磁弹射系统,“福特”号航母上的先进阻拦装置(AGG)也好不到哪去,在同一时间段内的763次着陆测试中,有10次任务失败。美国国防部2019年1月底发布的最新 告统计数据显示,“福特”号上的电磁弹射器和先进阻拦装置,在过去两年的海上试验中表现非常糟糕。

航空母舰舰载机的起飞有很多种形式,一种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在甲板上起飞,例如:滑跃式起飞、垂直起降;另一种是利用辅助的外设装备起飞,例如:蒸汽弹射、电磁弹射。本期节目主要给小橘子们讲一讲弹射起飞。

蒸汽弹射的大致原理就是将高压蒸汽能量转化为动能进行弹射。就好像热水壶烧开水,蒸汽把壶盖弹起来,听起来是不是感觉有点简单?

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复杂,蒸汽弹射器是以高压蒸汽推动活塞带动弹射轨道上的滑块,把与之相连的舰载机弹射出去的。由于它体积庞大,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所以除了弹射器本身的设备,还有海水淡化设备、贮水池、高压水泵、锅炉、加热装置等诸多附属设施,是一套非常复杂的系统。

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只有美国全面掌握了蒸汽弹射器技术的原因之一。但是蒸汽弹射的缺点也很明显,重量大、体积大、所需人员多、功率浪费严重(只有不到6%的蒸汽被利用)、可维护性差、经常会发生大的瞬态牵引力,可能会损坏或缩短机身的寿命等等。

所以蒸汽弹射器将慢慢被新的技术替代——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器使用线性感应电动机 (LIM),它利用电流产生磁场,沿着轨道推进车架以发射飞机。原理用文字表述有点枯燥,还是点开本期节目,让局座用更加生动形象易理解的方式给小橘子们讲讲吧!

电磁弹射的优点非常多,体积只有蒸汽弹射的一半,结构简单,所需维护人员减少 30%。电磁弹射能源利用效率可以提高到 60%,从而节省能源,有利于提高最大出动能力。调节更灵活,力度均匀,可以更精确地控制发射,发射更多种类的飞机,并延长舰载机使用寿命。不过现实问题还有点多,还得再研究研究~

说完了舰载机的起飞,那么舰载机怎么更加安全的降落在航母上呢?现代航母普遍使用的阻拦着舰装置是液压式阻拦系统,它由制动器械、液压缓冲系统以及冷却系统组成。

阻拦索是阻拦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舰载机高速拦停,是舰载机名副其实的“生命线”。 2016年3月,一架E-2C差点坠入海中,当时它准备在“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上降落,结果阻拦索被拉断,E-2C冲出甲板。由于E-2C是螺旋桨飞机,在飞机距离水面不到6米的时候,再次复飞。飞机虽然没事儿,但是阻拦索断裂直接横扫甲板,击中了8名士兵,造成了轻微的骨折和颅骨裂伤。

2016年12月3日,俄罗斯海军在完成叙利亚的轰炸任务后,一架苏-33舰载机在“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着舰时,因阻拦索断裂而冲出甲板坠海,好在飞行员顺利弹射逃生,没有受伤。所以,航母对阻拦索材质工艺有非常严苛的要求,需要既有硬度又有韧性。

舰载机在航母上的每一个起飞和降落,对飞行员甚至航母上的士兵来说都是一次生与死的考验。最早的阻拦索有11道,现在是几道?美国在“福特“号航母上使用的先进阻拦装置好在哪?电磁弹射需要做哪些实验的?更多干货点击节目观看吧~

消息参考:参考消息 、东方头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