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劳模学院
两位著名的全国劳模包起帆(左)和谢邦鹏(右)为上海劳模学院揭牌
2月1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深化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首批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莫负春和副市长陈群的共同见证下,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周奇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吴松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全国首家省级劳模学院——上海劳模学院揭牌成立。
上海劳模学院由全国著名劳模、二工大杰出校友包起帆受聘出任院长。“新时代的劳模要持续学习、再立新功。”他表示,上海劳模学院将建设成为劳动模范深造平台、劳模文化育人平台和劳模文化研究平台,提升新时代劳模素养,培育爱国奋斗情怀,更好地为劳模画像、为时代立传、为社会明德,为新时代产业工人铸魂,为上海改革发展注入正能量、汇聚新动力。
被誉为“劳模的摇篮”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二工大建校之初的定位就是培养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新型大学。学校建校60多年来先后涌现出包起帆、李斌、郁竑、徐小平、唐建平、李峰等130多位省部级以上劳模,被誉为“劳动模范的摇篮”。
“举办劳模学院,可以更好地集中研究、宣传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进劳模和工匠进校园。”吴松表示,上海劳模学院的成立,既是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创新育人模式、丰富育人载体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传承历史文化传统,在新时期继续弘扬劳模育人文化的有效载体,助力学校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动劳模精神进校园。
二工大校内的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
“我们要用创新的精神,办好上海劳模学院。”包起帆透露,上海劳模学院成立后,将面向劳模和具有劳模潜质的产业工人,开展专项培训、国际交流、学历教育等教学服务,拓展劳模视野,为他们学习前沿科学技术、现场交流创新经验创造条件。其中包括通过政策支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办不同层次的劳模学历提升班,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衔接、互通互认,改变目前部分劳模学历偏低的现状。同时,学院将从教材、课程、师资三方面着手,将劳模文化运用于育人实践,构建和完善“双教材、双课程、双基地、双师资、双结对”劳模文化育人机制。组织劳模和大国工匠进校园、进课堂,打造新时代劳模精神与创新创业创造、职业信用等品牌讲座、思政金课和特色教材。 聚焦劳模文化的当代价值、弘扬传承、育人功能以及劳模工匠培育等重大问题,开展劳模文化研究,成为劳模文化研究的平台。
TIPS
“劳模的摇篮”
培养了这些著名劳模
李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控制专业2001届校友。曾任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总工艺师兼技术中心主任,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首席技师,上海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曾连续4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次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机械工业部劳动模范称号,还获得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徐小平,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15届校友,曾任上汽大众发动机厂维修高级经理。3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6年被评为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荣获全国中华技能大奖;2007年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技能大师;2011年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6年被选树为首批“上海工匠”。
唐建平,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2010届校友。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加工中心高级技师,特级技师。获1996年度航天工业部劳动模范、1997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2005年度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以及“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等称号,被誉为新时代“复合型技术工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