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难题 服务送温暖—— 讲述常德市复工复产的故事

税务人员为企业相关负责人宣传解读税收政策

01

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公司

调整生产线 满负荷投产

为抢做订单,企业马上进行内部生产调整。“我们不仅生产民用电池正极膜,还与丰田进行合作,生产丰田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正极膜(hev泡沫镍)。”谢辉军说,疫情对国际市场和运输都造成影响,他们适当减少了生产工艺更为复杂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正极膜生产量,让部分生产混合动力汽车电池正极膜的生产线生产民用电池正极膜,将民用电池正极膜产能提升了近一倍。

据悉,“力元新材料”是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制造商,其产品各项技术性能指标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受到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受疫情影响,同行业大部分竞争对手复工复产产能只能达到50%,这更加大了我们的订单量。”谢辉军说,特别是民用电池正极膜订单猛增,从2月份情况来看,订单插都插不进,最快的也要排到15天之后。

疫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于实体的制造业来说,每停产一天都是巨大的损失。”谢辉军感慨,疫情期间,常德经开区对企业给予了政策指导、防疫物资支持和交通保障,让企业及时满负荷投产,抓住了市场机遇,获得了更多订单。他预计,企业火爆的订单情况将延续整个第二季度。

其实,近年来,“力元新材料”正大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电池正极膜的生产线,2020年初新增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正极膜生产车间已实现投产,产能有望从去年70多万平方米提升至120万平方米。民用电池正极膜产能也将突破去年的280万平方米。

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公司电镀膜工序环节

工作人员正在为设备添加镍块

02

湖南武陵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减负前行 扩产提速

4月7日,位于常德高新区的湖南武陵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身穿工作服,戴着口罩和手套,冲压、焊接等操作熟练。“公司一季度产值约9000多万元,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湖南武陵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伍明辉介绍说。

减的是税和费,增的是活力和能力。“作为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配套企业,我们在全力为抗疫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扩大了产量,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伍明辉介绍说,市场上对机械设备型号等方面的要求变化快,今年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设备改造,后期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技改项目。“目前,公司员工人数从去年底的360多人增长到现在的450人,公司正在大规模提速生产,力争全年产值增长30%。”

03

常德葛澜服饰有限公司

极速办证 转产抗“疫”

“大家加班加点,为的就是多生产口罩。”常德葛澜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公司原先是一家从事纺织类的生产销售企业,2月份,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开展,各地医疗物资频频告急,口罩等防护用品需求不断增长。因生产工艺与口罩类似,公司便迅速行动,短时间内复工转产。

然而,常德葛澜服饰有限公司起初并没有生产口罩的资质。市市场监管局得知企业情况后,于2月26日安排专人前往企业进行现场登记指导。由于企业股东是一家广州企业法定代表人,有一份需股东确认的资料暂无法提交。

为帮助企业尽快转产,市市场监管局启动容缺受理机制,对非主要材料采取承诺后补交的形式先行登记,以解企业燃眉之急。“公司在提交了经营范围变更的申请资料后,不到两个小时就领到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得以顺利投产。”该公司负责人对市市场监管局的工作效率赞叹不已。拿到执照后,公司从原材料、生产设备到员工培训,严格按照口罩生产标准,开足马力保障防护物资供应。

据介绍,2月3日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出台十项措施全力支持企业发展,登记 上办理惠及企业1496家,建立行政许可应急绿色通道158家,让企业感受到市场监管服务的速度和温度。

04

湖南响箭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手中有“粮” 信心倍增

“公司自2月10日复工复产以来,得到了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湖南响箭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军感慨道。2月份,受交通等因素影响,“响箭重工”有一笔5000万元的订单发不出去,当月盈利基本为零。“多亏园区和相关金融机构上门服务,询问企业困难,帮助解决资金难题。”

“响箭重工”是一家专注混凝土智能制造装备,集研发、制造、销售、后市场服务、对外技术开发及物联 软件开发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经历了中国工程机械技术发展的21年,按照精耕细分市场的发展战略,于2018年成功研制出全球第一台全液压搅拌混凝土泵车,被专家评定为‘国内领先’。2019年,公司销售收入约2亿元。” 阎军介绍说。

05

澧县如东镇永镇村贫困户

春耕不误时 就业有着落

4月1日清早,澧县如东镇永镇村村民魏承军早早起了床,吃了早餐,给儿子魏文明整理行李。

当天是魏文明上班的好日子,魏承军夫妇特别激动,将他送上去县城的中巴后,夫妻俩便扛着锄头来到田野,筹备春耕生产。

魏承军今年45岁,与妻子李爱华都是聋哑人,前些年一家三口靠种植几亩棉花维持生计。2019年夏,魏文明从职业中专汽修专业毕业,一直没找到工作赋闲在家,生活非常拮据。

永镇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334人,截至2019年底,全村已脱贫100户318人,剩余4户16人未脱贫。为了让贫困户早日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近一年来,市应急管理局驻村工作队筹措资金,新建灌溉机埠5个,维修桥梁1座,机耕道整形7公里,加宽村主干道路,新建村级文化墙、文化广场各1个。

住在干净整洁的新房里,儿子有了稳定的工作,2019年底,在驻村队帮扶下,魏承军夫妇成功实现脱贫。

央视新闻频道推介常德就业扶贫的好做法

曹立军主持召开市政府第50次常务会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