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施用猪粪对农作物、土壤都有害,这样处理才是正确方式

2020年6月初,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禁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设施配套不到位,粪污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还田或向环境排放,或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的,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生态环境部门要依法查处。

昨天发了一个微头条介绍了这个事情,但是很多人认为农村都是直接还田的,也没有见什么不好的。现在都2020年了,科学种植也该提上日程了。虽然有很多迷途的小羔羊,但不能放弃他们。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会整理禽畜粪便的处理方式。

先上一篇镇楼。

鸡粪腐熟操作方法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

通知

猪粪的知识点

猪粪含有有机质15%、总养分含量不高,氮0.5~0.6%、磷0.45~0.5%、钾0.35~0.45%(具体以当地猪粪检测结果为准)。猪粪的质地较细,成分较复杂,含蛋白质、脂肪类、有机酸、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无机盐。猪粪含氮素较多,碳氮比例较小(14:1), 一般容易被微生物分解,释放出可为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是一种良好的农家肥,是培肥改良土壤的优质有机肥资源。

猪粪通过发酵,利用外接菌剂所含的好氧微生物及厌氧微生物,将猪粪内不易被作物直接利用的有机物分解转化为小分子物质(无机盐和矿物质),并在猪粪发酵过程中达到除臭、杀虫卵、灭病害的目的,发酵最终得到的物料得到充分腐熟,作为肥料使用时不会出现烧苗现象,可以安全的作为肥料使用。

猪粪不发酵直接还田的危害

直接施用新鲜猪粪便,会产生作物烧苗、病害、草害等负面影响。作物烧苗主要是因为新鲜猪粪中的多种有机质如蛋白质、脂肪类、纤维素、半纤维素没有经过适当的分解,使用到土地当中后,这些物质就会在分解的过程中与植物的根系竞争氧气,导致烧苗现象的发生。

传统的晾晒可以脱除猪粪中多余的水分,但是这些有机质并没有多少变化,当做肥料使用后,遇水后不但会发生臭味,而且烧苗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

猪粪经过发酵,就可达到除臭、杀虫卵、灭病害的目的,发酵最终得到的物料充分腐熟,作为肥料使用时不会出现烧苗现象,可以安全的作为肥料使用。

对气体的污染:由于猪对日粮中营养物的不完全吸收,以及猪体内大肠杆菌的排放,使得猪粪带有恶臭,并同时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微生物污染:猪粪中存在各种致病菌和虫卵,如不及时清除会造成蚊蝇孽生,增加疾病的传染源。夏季由于猪舍内温度提高,会使猪粪的发酵,传播禽流感。

对土壤的危害:猪粪作为有机肥,在改善土壤肥力上本是能起到作用的,但随着现代化养猪的发展,微量元素和药物的过量添加,在猪粪中残留比例加大,使得土壤构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对水源的危害:猪粪中的磷会使水体营养化,且粪便中的细菌会造成水体污染,致使水质变质。

对人体的危害:由于猪粪在生态中形成循环,使得过量的微量元素和药物残留通过中间进入人体,对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猪粪处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

猪粪发酵过程中臭气的控制

猪粪中的蛋白质、脂肪类物质在自然微生物的分解过程中会产生硫化氢、氨气、硫醇等臭气,而由于猪粪的碳氮比较小,故猪粪发酵过程中的主要臭气为氨气,针对于氨气的处理,我们可以用制备的微生物菌剂中含有相对应的亚硝酸菌群,可将氨气转化为亚硝酸盐留在固体物料中,可有效的减少猪粪发酵过程中的臭气产生。

另外,关于猪粪中的硫化氢及硫醇类臭气,是猪粪本身自带的臭气成分,量比较小,且物料进入高温发酵阶段之后,这些臭气物质就会减少。

猪粪处理方法

预处理

生猪粪便含水量高、黏性重、通气性差,不能直接发酵,应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后才能进行发酵。一般可采用机械脱水,将猪粪的含水率降低到80%以下,然后添加适量的木屑、蘑菇渣、麦糠、稻壳等辅料,也可以试掺鸡粪,以起到调节水分、通气和碳氮比作用,使猪粪的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具体物料配比以实际情况为准)。

这一过程不但是为猪粪的后续发酵做准备,而且可以减少猪粪厌氧发酵产生恶臭的可能。

如果没有物料脱水设备,可以将新鲜猪粪堆放到预处理场地上一段时间(5-7天)然后备用。预处理场建造面积是根据千头猪场7-10天的猪粪累计储量为8~12吨计算,根据养猪场的规模确定预处理场地的面积。预处理场地的地面浇注成5°的倾斜度,在低的一边边缘砌1条小沟(沟宽30cm、深25cm),使预处理物料渗出液经小沟通往尿液储存池。

猪粪发酵前预处理要控制的参数:待发酵物料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碳氮比在30~ 40之间(可用辅料进行调节)调节猪粪pH在7.5左右(可使用过磷酸钙)

猪粪发酵

猪粪发酵是无害化处理的主要环节,通过高温(55-65″C)发酵,猪粪中病原菌和杂草种子被杀灭,有机质腐殖化,其中养分变成易被农作物吸收的形态。为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建造合适的发酵车间和发酵槽。

发酵车间

假设养猪场规模为10000头猪,那么建议发酵车间建造尺寸为长30m、宽9m、高5-6m,盖顶选用阳光板,使太阳热能透过阳光板来提高发酵车间室温,加快发酵物料起始温度的提高。顶部留有换气孔,以便物料发酵时产生的水蒸气等气体散发排出,四面墙体为砖混结构,留好门窗。

发酵槽

发酵车间内建发酵槽二个,槽长25m.宽3m,高度2m槽边用砖砌成,水泥抹面。物料发酵周期大约为20-25天。

物料翻抛

可用翻抛机或人工翻料。翻抛机由带有翻铲的旋转滚简、行走装置和提升装置等组成,旋转滚简由液压马达带动,翻动发酵物料,在向后抛撒发酵物料过程中,起到疏松通气、散发水气、粉碎、搅拌等作用,促进物料发酵腐熟、干燥。具体翻抛机的规格可在发酵槽规格定了之后进行确定。

翻堆操作次数

冬春季每4天翻料1次,夏秋季每2天翻料1次,使物料发酵温度控制在55 -70℃之间为宜。发酵温度可用棒式数显温度计测控。猪粪在夏秋季节发酵,时间控制在20天左右,冬春季节为25天左右。

经上述发酵过程,猪粪已基本腐熟.然后出发酵槽,在仓库内堆置10天左右完成后熟。这样猪粪无害化处理全过程结束。(发酵周期需经试验最后确定)

菌剂添加问题

随着季节的不同及微生物菌剂使用时间的长短,猪粪发酵时微生物菌剂的添加量有所不同:菌剂刚开始使用时,为了能够尽快形成微生物环境,建议菌剂添加量控制在发酵物料总量的5%,持续3个月以上,待发酵效果稳定之后,菌剂的添加量可以逐渐降低到2-3%;

夏季发酵比较容易进行,菌剂的添加量可以适当减少,冬季外界温度环境等不利于发酵的情况下,为微生物菌剂的添加量可以适当的增加,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

猪粪腐熟度评价指标

一是物理性指标,熟腐的猪粪,其颜色是棕褐色,基本没有臭味,物料温度接近气温,松散度好:二是化学性指标,即含水率在30%以下,氮磷钾总养分有机质含量(以实际猪粪的质量为准) pH 7.5-8.0,粪大肠菌群数<100个/g,寄生虫卵死亡率在95%~100%。凡达到上述指标的都属于发酵完善。

其它

以上是猪粪发酵采用槽式发酵的大致工艺过程介绍,如果现场实际情况不允许采用槽式发酵,可以进行条垛式发酵方式,其中很多工艺过程还可相应简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