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中国制造打造新一代“陆战之王”

陆军:中国制造打造新一代“陆战之王”

2015年12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上强调,陆军是党最早建立和领导的武装力量,历史悠久,敢打善战,战功卓著,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陆军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祖国的苍茫大地、碧海蓝天,多达数百场旅团规模以上的实兵演习轮番上演,陆军弘扬优良传统,积极创新转型,在信息化建设的全新阶段更进一步,实现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整体跃升。

陆军演兵场的主角,离不开“两只猛虎”——有着“陆上猛虎”之称的主战坦克,和有着“陆战猛虎”之称的陆航直升机。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中,就是这“两只猛虎”赚足了观众的眼球。

陆上,铁流滚滚,威武雄壮;英雄部队,势不可挡。在雄壮的进行曲中,国产99A式主战坦克组成箭形编队,引领27个装备方队通过天安门。空中,国旗和军旗编队之后,一个逐渐被放大的“70”数字呈现在苍穹。某陆航旅20架国产新型武装直升机,作为空中阅兵护旗方队闪亮出场,赢得了阵阵喝彩。

从陆上沙场点兵,到空中风雷涌动……让我们伴着强军兴军的铿锵步伐,一起来看三年以来陆军装甲力量和陆航力量的喜人变化和跃升。

①96A式主战坦克——

亮剑比武场,展现身手展雄风

96A式主战坦克是由96式主战坦克改进而来,它换装了新式模块化复合装甲和反应式装甲。这种改造让96A的炮塔由96式坦克的梯形焊接炮塔变成了时髦的楔形炮塔。除此之外,96A式坦克还换装了更加先进的火控系统和夜视系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主力坦克。相对昂贵的99式主战坦克,96A成本较低,适合大批量生产装备部队,两者形成了高低搭配组合。

在俄罗斯“坦克两项-2014”国际竞赛中,中国代表队首次参赛,驾驶国产96A型坦克,以绿色迷彩车身配红色国旗亮相。并在当天的单车赛的射击项目中,全部命中目标,是当天参赛的12国代表队中唯一“弹无虚发”的代表队。在观赛现场,数次射击项目的精彩表现为中国队赢得了不少掌声。一年后,在2015年俄罗斯国际军事比赛,中国军队的参赛96A主战坦克表现出色,获得了第二名。

②99A式主战坦克——

亮相阅兵场,铁流奔腾精兵路

从99式主战坦克到99A式主战坦克,这是主战坦克的突破发展之路。99式主战坦克具备优异的防护外型,大量采用复合装甲,融合新时代信息化作战技术,是中国陆军装甲师和机步师的主要突击力量。99式主战坦克出现在2009年国庆阅兵式上,是装甲方阵第一方队。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中,国产99A式主战坦克组成箭形编队,引领27个装备方队通过天安门。

99A式是99式主战坦克的改进型。性能较99式主战坦克有了很大提高,发动机功率也大幅增加,操控更加灵活自如。“箭锋”所指,一往无前。该型坦克作为陆军重型突击力量,具备实时战场感知、高效指挥控制、快速机动突击、精确火力打击、信息综合防护、精准伴随保障等特点,不愧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陆战之王”。如气势磅礴的黄河壶口瀑布,如滚滚而来的钱塘大潮……

陆军航空兵组建之初,直升机数量少、性能落后,装备建设和发展举步维艰。近年来,我军着重发展符合作战需要的武器装备,坚持走研制、挖潜、引进相结合的装备发展之路,陆航部队装备规模和作战能力不断提高,现已成为一支规模适中,拥有直9、武直10、米171、直8B等多种机型、搭配合理,集快速投送、精确打击、有效制空和适时保障等多种能力于一体的低空劲旅。

③直8运输直升机——

超强装载,军民通用

直-8直升机是单旋翼带尾桨式多用途中型直升机,在标准状态下有较大的功率储备,具有飞行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飞行安全,操纵容易,使用维护方便,应急时可在水面起降等特点。

直-8直升机是单旋翼带尾桨式多用途中型直升机,在标准状态下有较大的功率储备,具有飞行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飞行安全,操纵容易,使用维护方便,应急时可在水面起降等特点。直-8有多种改型,有的还装备在民用航空部门。

武直9——

隐蔽机动,航程惊人

作为一种多用途武装直升机,武直-9不仅可以反坦克,压制地面火力,还可运送步兵直接攻击并占领目标,当然它也可进行直升机空战。

武直-9采用函道式尾桨,极大提高了贴地飞行的安全性。这对多数时间在超低空擦树梢飞行的武装直升机来讲是很重要的。武直-9机上的柔性桨叶在技术上相当先进。它还有2套独立的液压系统,提高了直升机的战斗生存力。

武直-9由于携带大量外挂,机重也无可避免的增加,为了减轻重量,武直-9的机体最大限度地采用了复合材料,不但减轻了重量,也使它的最大航程非常惊人。

武直10——

“树梢杀手”,横空出世

“树梢杀手”武直-10的横空出世,不仅让中国陆军有了飞起来的“翅膀”,还有了全副武装的“牙齿”。以此为标志,由辅助支援型向主战主用型加速转型的陆军航空兵,正成为陆军实现“机动作战,立体攻防”战略转型的关键新型作战力量。

然而,直10的研制绝非平坦的路程,在受到国外技术全面封锁、没有原准机的情况下,直升机所与各参研单位坚持“协同集成、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的方针,突破了总体、气动、结构、隐身、抗弹、耐坠、信息化作战一体化综合优化设计、三大动部件地面联合试验等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完全依靠自主创新成就了几代直升机人的梦想,使中国直升机技术向前跨越了20年,实现了我国直升机行业从测绘仿制、改进改型、参考设计到完全自主研发的历史性跨越。

从攻击能力看,武直10具有对地和对空双重作战能力,反坦克导弹、空空导弹和机炮、火箭弹等构成了十分完整的机载武器型谱;在防护能力上,武直10采用了隐身设计,加之窄机身的面积小,雷达反射可得到有效控制。武直10的研制使我国直升机工业得到大规模改造和升级,直升机所的研发以及企业制造手段基本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⑥武直19——

成功首飞,战力跃升

武直-19是由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及某直升机研究所开发、研制、制造的武装直升机兼侦察直升机。其设计源自于直-9W,采用串列式座舱布局、四叶复合材料旋翼、函道式尾桨、外置4个武器外挂点和后三点式起落架等武装直升机的典型特色。武直19原型机于2010年7月成功首飞。

分析人士称武直-19直升机由武直-9直升机发展而来,它的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有利于大规模装备部队,作为价格昂贵的武直-10武装攻击直升机的有力补充,并与武直-10形成“高低搭配”。在武直-10装备部队后,武直-19的加入使得中国陆军航空兵的机种结构得到了空前改善,中国陆军航空兵的作战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和加强。

“陆战之王”震撼来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